全部科目 > 程序员 >
2017年上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56 题
知识点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视图   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   维护   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  
关键词 视图   数据库系统   运行维护   数据   数据库   维护  
章/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通过重建视图能够实现( )。
 
  A.  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B.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C.  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D.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相关试题     数据库模式 

  第57题    2011年下半年  
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的第一层是质量特性,第二层是质量子特性。由于基于Web的软件系统的用户未知,难以培训,往往需要易于理解和易于学习的特性。这些特性属于(57)质量子特性。

  第57题    2011年下半年  
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的第一层是质量特性,第二层是质量子特性。由于基于Web的软件系统的用户未知,难以培训,往往需要易于理解和易于学习的特性。这些特性属于(57)质量子特性。

  第57题    2018年上半年  
数据库的基本表与存储文件之间通过建立( )之间的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知识点讲解
·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 视图
· 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
· 维护
· 系统运行
· 系统运行维护
· 运行维护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975年2月,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ANSI)提出: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分成内部级、概念级和外部级三个级别。这三个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转换,DBMS在这三级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和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射。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也称为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由若干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的一个具体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概念模式不但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而且要描述记录之间的联系、所允许的操作、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其他数据控制方面的要求。
               在概念模式中必须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只有这样,概念模式才算做到了数据独立性,而在概念模式基础上定义的外模式才能做到数据独立。
               描述概念模式的数据定义语言称为"模式DDL"。
               外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外模式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它由若干外部记录类型组成。用户使用数据操纵语言(DM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实际上是对外模式的外部记录进行操作。例如,读一个记录值,实际上是读一个外部记录值(即逻辑值),而不是数据库的内部记录值。
               描述外模式的数据定义语言称为"外模式DDL"。有了外模式后,程序员不必关心概念模式,只与外模式发生联系,按照外模式的结构存储和操纵数据。
               内模式
               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包括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内部记录并不涉及物理记录,也不涉及设备的约束。比内模式更接近于物理存储和访问的那些软件机制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即文件系统),例如,从磁盘读数据或写数据到磁盘上的操作等。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射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射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有时也称为"模式/内模式映射"。由于这两级的数据结构可能不一致,即记录类型、字段类型的组成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这个映射说明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
               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做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射也要做出相应的修改,但概念模式很可能仍然保持不变,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当然对于外模式和应用程序的影响更小,这样我们就称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射一般放在内模式中描述。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类型和概念记录类型间的对应性。
               如果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即概念模式)要做修改,那么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也要做相应的修改,但外模式很可能仍然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当然对于应用程序的影响就更小,这样我们就称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一般放在外模式中描述。
 
        视图
        幻灯片视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各种适应不同使用情况的操作界面,其中包括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当启动PowerPoint时,系统默认的是普通视图工作方式。
               普通视图。
               普通视图也称为编辑视图。在该视图工作方式下,可进行演示文稿的编辑和制作,如输入文字、绘制图形和插入图片、插入声音和视频、设置动画及切换效果、设置超链接等。普通视图有4个工作区域,如上图所示。
               .大纲/幻灯片工作区:位于窗口的左侧,可通过单击“大纲”选项卡或“幻灯片”选项卡在幻灯片文本大纲或幻灯片缩略图之间切换。
               .主工作区:位于窗口的中部,用于显示和编辑当前幻灯片。
               .任务窗格:位于窗口的右侧,提供常用命令的窗口。主要操作包括创建新演示文稿;选择幻灯片的版式;选择设计模板、配色方案和动画方案;创建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等。
               .备注区:位于窗口的下方,用户可以添加备注信息。
               幻灯片放映视图。
               在该视图方式下,可以放映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若幻灯片添加了切换效果,则会播放出来;若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了动画效果,则在放映时即可展现动画效果。设置的超链接只有在幻灯片放映视图中才有效。
               幻灯片浏览视图。
               在该视图方式下,可以观察演示文稿的全局并了解演示文稿的风格,还可以调整演示文稿的顺序。可以对幻灯片进行选择、复制、删除、隐藏等操作,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系统使用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几个数据库中。
 
        数据库系统
        简单地说,数据库系统就是基于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①以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
        ②管理数据库的系统(DBMS)。
        ③支持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环境。
        ④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数据库管理员。
        1)数据库的定义和特征
        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这种想当然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数据库对应的英文单词是DataBase,如果直译则是数据基地;而数据仓库则另有其词DataWarehouse。所以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不是同义词,数据仓库是在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新的应用领域。
        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门成熟的技术,但却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严格的定义。数据库是相互关联数据的集合,这是大家公认的数据库的基本特征之一。下面一段话概括了数据库应该具备的一些特征,也可以把它作为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据与数据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在数据库中不仅要能够表示数据本身,还要能够表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籍管理中,有学生和课程两类数据,在数据库中除了要存放这两类数据之外,还要存放哪些学生选修了哪些课程或哪些课程由哪些学生选修这样的信息,这就反映了学生数据和课程数据之间的联系。
        (2)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数据库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按不同的方法组织数据,如可以用顺序组织方法、索引组织方法、聚集(Cluster)组织方法等。
        (3)低冗余与数据共享。由于在数据库技术之前,数据文件都是独立的,所以任何数据文件都必须含有满足某应用的全部数据。比如,人事部门有一个职工文件,教育部门也有一个职工文件,两个部门的职工文件中都有"职工基本情况"的数据,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数据是重复存储的,如果还有第三、第四个部门也有类似的职工文件,那么重复存储所造成的空间浪费是很大的。在数据库中,可以共享类似"职工基本情况"这样的共用数据,从而降低数据的冗余度。
        (4)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式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特性。在数据库技术之前,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应用程序是密切相关的,当改变数据结构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也必须随之修改,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应用程序的开发代价和维护代价。而数据库技术却可以使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从而大大降低应用程序的开发代价和维护代价。
        (5)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数据库技术要能够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安全、可靠的。数据库要有一套安全机制,以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被非法使用或非法修改;数据库还要有一套完整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以便保证当数据遭到破坏时(软件或硬件故障引起的),能立刻将数据完全恢复,从而保证系统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
        (6)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保证数据正确的特性在数据库中称为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建立一些约束条件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正确的。比如输入年龄小于0或者大于200时,数据库能够主动拒绝这类错误。
        (7)数据可以并发使用并能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共享的,并且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数据,这就要求数据库能够协调一致,保证各个用户之间对数据的操作不发生矛盾和冲突,即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并不是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固有的,而是靠管理或支持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提供的。一个完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上一节提到的各种功能,其任务就是对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并且使之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同时还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并要保证数据的高度独立性。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数据库定义功能。可以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可以定义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联系,可以定义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和保证完整性的触发机制等。
        (2)数据库操纵功能。可以完成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纵,可以装入、删除、修改数据,可以重新组织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可以完成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3)数据库查询功能。可以以各种方式提供灵活的查询功能,可以使用户方便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4)数据库控制功能。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等各方面的控制。
        (5)数据库通信功能。在分布式数据库或提供网络操作功能的数据库中还必须提供数据库的通信功能。
        3)数据库管理员
        从事数据库管理工作的人员称为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DBA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既有技术方面的工作,又有管理方面的工作,要参加数据库开发和使用的全部工作。总体来说,DBA的工作可以概括如下。
        (1)在数据库规划阶段要参与选择和评价与数据库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要与数据库用户共同确定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和数据库应用需求,要确定数据库的开发计划。
        (2)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要负责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和共用数据字典的研制,要负责各级数据库模式的设计,要负责数据库安全、可靠方面的设计。
        (3)在数据库运行阶段首先要负责对用户进行数据库方面的培训;要负责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要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要负责监视数据库的性能,并调整、改善数据库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要继续负责数据库安全系统的管理;要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的核心任务是数据管理,它包括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数据管理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是指计算机诞生的初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技术,从硬件看还没有磁盘这样的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更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如下。
        ①数据不保存。因为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也不需要长期保存数据,只是在完成某一个计算或课题时才将数据输入,然后不仅原始数据不保存,计算结果也不保存。
        ②没有文件的概念。这个时期的数据组织必须由每个程序的程序员自行组织和安排。
        ③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每组数据只对应一个应用,即使两个程序用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参照。因此,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的数据重复。
        ④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管理的概念。由于以上几个特点及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所以这个时期的每个程序都要包括数据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法和数据组织方法等。因为程序是直接面向存储结构的,所以存储结构的任何一点修改,都会导致程序的修改,程序与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从那时起,计算机不仅大量用于科学计算,也开始大量用于信息管理。像磁盘这样的直接存取存储设备也已经出现,在软件方面也有了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还有了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即文件系统(或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部分)。这个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①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也可以反复使用,即可以经常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②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开始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可以不再关心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因此,这时也有了数据的物理结构和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区别。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③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由于有了磁盘这样的直接存取存储设备,文件也就不再局限于顺序文件,也有了索引文件、链表文件等。因而,对文件的访问可以是顺序访问,也可以是直接访问。但文件之间是独立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要通过程序去构造,文件的共享性还比较差。
        ④有了存储文件以后,数据就不再仅仅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而是可以由多个程序反复使用。但文件结构的设计仍然是基于特定的用途,程序仍然是基于特定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法编制的。因此,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程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未根本改变。
        ⑤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数据库技术的诞生既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依托,又有数据管理的需求做动力。数据库的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个应用或某个程序,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组织)或整个应用。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系统运行
               系统管理分类
               IT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服务。IT系统管理工作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予以分类。
                      按系统类型分类
                      (1)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直接面向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仓库系统(Date Warehousing)、知识管理平台(KM)等。
                      (2)网络系统,作为企业的基础架构,是其他方面的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IP地址管理、广域网(ISDN、虚拟专用网)、远程拨号系统等。
                      (3)运作系统,作为企业IT运行管理的各类系统,是IT部门的核心管理平台。包括备份/恢复系统、入侵检测、性能监控、安全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帮助服务台、作业调度等。
                      (4)设施及设备,设施及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处于适合其连续工作的环境中,并把灾难(人为或自然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包括专门用来放置计算机设备的设施或房间。
                      对IT资产(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设备)的恰当的环境保护;有效的环境控制机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双层地板,隐藏的线路铺设、安全设置水管位置,使其远离敏感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和后备电力供应等。
                      按流程类型分类
                      (1)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2)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3)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涉及到人员职责、操作流程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标准化。企业IT部门除了IT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之外,还应该详细制定各类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IT支持作业方面的规范制度。此外,还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等由IT部门执行的以提供高质量IT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流程。
               系统运作报告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非正常操作、故障、性能监控、安全审计等信息,应该实时或随后形成系统运作报告,并进行分析以改进系统管理水平。
               是否有流程保证对所有不属于标准操作的操作性问题给予记录(在问题管理系统内)、分析和及时处理?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系统日志应该记录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且保存合理的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存储状况、CPU、内存利用水平等。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企业需要了解其IT能力能否满足其业务需要,因此它需要了解系统性能、能力和成本的历史数据,定期形成月度、年度性能报告,并进行趋势分析和资源限制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或调整其IT能力。
                      性能监控工具应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每日交易数、平均无故障时间、CPU、存储器等的使用状况、网络性能等,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响应变化的业务需求。
                      故障管理报告
                      企业应定期产生有关问题的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成本等,可以供管理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另外,对于每次故障处理应该进行数据记录、归类,作为基础,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确定与故障相关联的领域,比如硬件、软件等。
                      .影响度,故障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
                      .紧迫性,故障需要得到解决的紧急程度。
                      .优先级,综合考虑影响度、紧迫性、风险和可用资源后得出的解决故障的先后顺序。
                      .解决方法,故障解决的流程、处理方法。
                      这样有利于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来协助解决问题。
                      安全审计日志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网络上和用户系统中发生的各类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网络入侵、内部资料窃取、泄密行为等),并阻断严重的违规行为,就需要安全审计跟踪机制来实现在跟踪中记录有关安全的信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常见的审计记录可能包括:活动的用户账号和访问特权;用户的活动情况,包括可疑的行为;未授权和未成功的访问企图;敏感命令的运行等。
                      系统运作报告使对IT的整个运行状况的评价得以实现,IT报告应具备涵盖所有IT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例如风险及问题、财务状况、系统利用率、系统性能、系统故障时间、服务级别执行情况、安全审计等,这也为IT运作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系统运行维护
        系统运行维护主要包括对系统运行平台的管理(如性能配置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等)系统统计管理和聊天室管理等。如性能配置管理主要为商务应用配置合适的系统资源。例如对服务进程数的调整、结果缓存(Result Cache)大小的调整等。系统日志管理对系统访问、应用运行、存取失败等进行记录,从而为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和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运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测试、试运行后即可正式投入运行。运行维护是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直至系统消亡。
        在任一设计阶段,一旦发现不能满足用户数据需求时,均需返回到前面的适当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正。经过如此的迭代求精过程,直到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止。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满足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要求,将数据和功能两方面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和补充。
        事实上,在数据库设计中,对每一个阶段设计成果都应该通过评审。评审的目的是确认某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全部完成,从而避免出现重大的错误或疏漏,保证设计质量。评审后还需要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所提交的设计成果,有时甚至要回溯到前面的某一阶段,进行部分重新设计乃至全部重新设计,然后再进行评审,直至达到系统的预期目标为止。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