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
2018年上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17 题
知识点 IT治理   信息化  
关键词 信息化  
章/节 IT治理  
 
 
IT治理强调信息化目标与企业()保持一致。
 
  A.  项目管理目标
 
  B.  战略目标
 
  C.  质量管理目标
 
  D.  经营目标
 
 




 
 
相关试题     IT治理 

  第20题    2022年上半年  
IT治理信息化历年目标要求与()保持一致。

  第17题    2019年上半年  
关于IT治理与IT管理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第17题    2020年下半年  
关于IT治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7)。

 
知识点讲解
· IT治理
· 信息化
 
        IT治理
        关于IT治理,中外学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是:IT治理是一个由关系和流程所构成的体制,用于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IT与IT流程的风险与收益来增加企业价值,以确保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ISACA指出,IT治理是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的责任,是企业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由领导阶层、组织结构和流程组成,确保组织内部的IT系统持续支持和拓展组织的战略和目标。这一定义主要是从IT治理的应用角度,对治理过程中的要素、方式、目标进行描述,认为IT治理是流程的集合,由一系列方法、关系控制要素组成。由此构建IT治理的架构,通过这种机制和架构,将信息化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以及IT相关的资源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关联,从而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抓住企业信息化赋予的机遇和竞争优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彼得·维尔和珍妮·罗斯在其所撰写的《IT治理》一书中指出,IT治理就是为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他们认为是行为而不是战略创造价值,任何战略的实施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
        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给IT治理的定义是,IT治理是指设计并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包括业务与信息化战略融合的机制、权责对等的责任担当框架和问责机制、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核心IT能力发展机制、绩效管理机制以及覆盖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机制。该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业务战略,促进管理创新,合理管控信息化过程的风险,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IT商业价值。
        综合这些定义,可以从IT治理的内涵表述中得到以下内容:
        (1)IT治理强调信息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IT利用其自身特点,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或控制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落实和贯彻组织业务战略和目标。
        (2)IT治理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经营者共同的责任,由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从企业全局的高度对企业信息化做出制度上的安排,体现股东、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
        (3)IT治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IT资源,平衡成本和收益,确保信息化应用有效、及时地满足需求,并获得期望的收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IT治理通过构建IT治理架构和机制,将信息化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以及IT相关的资源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关联,从而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IT治理就是在信息化过程中关于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与IT管理相比,IT治理规定了整个组织IT规划与组织、获得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与评价的基本框架,以此监控IT的战略制定、机构建立以及组织实施,保证企业信息和信息系统的运营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而IT管理是企业IT部门在IT系统运营阶段中在管理方面采用的方法论、手段、技术、制度、流程、文档的统称,是在既定的IT治理模式下,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所以IT管理和IT治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与企业管理类似,如果没有好的治理(约束和激励)机制,企业管理的好是偶然的,管理不好是必然的;同样,对于IT,如果存在好的IT治理机制,IT管理的好就是必然的、管理不好是偶然的。因此,IT治理是IT管理的基石,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IT治理比IT管理更重要。
        IT治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企业的IT投资是否与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形成必要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目标变化太快,很难保证IT与商业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保证IT治理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这也是IT投资者真正关心的问题。
        对IT治理而言,要能体现未来IT与企业未来战略的集成。既要尽可能地保持开放性和长远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也要适时调整规划以保证跟上企业环境的变化。IT治理中一个相对有效的做法是,在信息化规划时,认真分析企业的战略与IT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并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战略带来的偏移,在规划时留有适当的余地,从业务战略到信息战略,脚踏实地,不追求大而全。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