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8年上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51 题
知识点 变更管理   变更控制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关键词 变更控制   测试   概要设计   软件开发   文档   详细设计   需求规格说明书   变更   开发   需求  
章/节 配置管理基础  
 
 
某软件开发项目在测试时发现需求需要调整,涉及到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代码等相关文档的变更,需要对()进行变更控制
 
  A.  知识库
 
  B.  配置库
 
  C.  产品库
 
  D.  数据库
 
 




 
 
相关试题     配置管理基础 

  第65题    2009年下半年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配置审核的作用是(65)。

  第63题    2015年上半年  
软件系统的版本号由3部分构成,即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改号。某个配置项的版本号是1.0,按照配置版本号规则表明()。

  第64题    2011年上半年  
某系统集成企业为做好项目配置管理,对配置库中的操作权限进行了以下定义:

则开发库权限分配表中用①②③④⑤标出的位置,应填写的内容为(64)。

 
知识点讲解
· 变更管理
· 变更控制
· 概要设计
· 详细设计
 
        变更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变更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变更有如下特点:
        .变更的不可避免性。
        .变更的复杂性。
        项目变更常见的原因如下:
        .产品范围定义的过失或疏忽。
        .项目范围定义的过失或疏忽。
        .增值变更。
        .应对风险的紧急计划或回避计划。
        .项目执行过程与项目基准要求不一致。
        .外部事件。
        变更管理的任务
        变更管理的主要任务如下:
        .分析变更:研究变更的必要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记录和追踪变更。
        .采取措施保证变更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变更管理流程
        变更管理过程的一般程序如下:
        (1)提出与接收变更申请。
        变更提出应当以正式的方式进行,并留下书面记录。
        (2)对变更进行初审。
        变更初审的目的如下:
        .对变更提出方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
        .格式校验,完整性校验,确保评估所需信息准备充分。
        .在干系人间就提出供评估的变更信息达成共识。
        变更初审常见方式为变更申请文档的审核流转。
        (3)变更方案论证。
        对变更申请进行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估,以供CCB决策。
        (4)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
        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5)对否决的变更申请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对批准的变更申请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
        (6)对变更实施进行监控。
        (7)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估。
 
        变更控制
        变更控制系统是一套事先确定的修改项目文件或改变项目活动时应遵循的程序,其中包括必要的表格或其他书面文件,责任追踪,以及变更审批制度、人员和权限。变更控制系统应当明确规定变更控制委员会的责任和权力,并由所有的项目干系人认可。在审批变更时,要加强对变更风险和变更效果的评估,并选择对项目影响最小的变更方案,尽量防止增加项目投资。变更控制系统可细分为整体、范围、进度、费用和合同变更控制系统。变更控制系统应当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一起通盘考虑,形成整体。
               变更控制委员会
               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CCB)也称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其任务是对建议的配置项变更做出评价、审批,以及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CCB的成员通常包括项目经理、用户代表、质量控制人员、配置控制人员。这个组织不必是常设机构,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组成,其中的人员可以全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如果CCB除控制变更以外,还要承担更多的配置管理任务,那就应该包括基线的审定、标识的审定,以及产品的审定,并且可能实际的工作需分为项目层、系统层和组织层来组建,使其完成不同层面的配置管理任务。
               变更控制的流程
               变更管理的基本流程如下:
               ①变更申请。应记录变更的提出人、日期、申请变更的内容等信息。
               ②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③变更决策。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或机构决定是否实施变更。
               ④变更实施。由管理者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受控状态下实施变更。
               ⑤变更验证。由配置管理人员或受到变更影响的人对变更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变更结果和预期是否相符、相关内容是否进行了更新、工作产物是否符合版本管理的要求。
               ⑥沟通存档。将变更后的内容通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人员,并将变更记录汇总归档。如提出的变更在决策时被否决,其初始记录也应予以保存。
               变更申请需要采用书面的形式提出,主要内容有如下3个方面:
               ①变更描述。包括变更理由、变更的影响、变更的优先级等,就是要描述做什么变更,为什么要做,以及打算怎么做的问题。
               ②对变更的审批。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审批意见,主要是由配置管理员和CCB对此项变更把关。
               ③变更实施的信息。
               利用配置库实现变更控制
               配置项可以有3种状态,分别是工作状态、评审状态和受控状态。开发中的配置项尚未稳定下来,对于其他配置项来说是处于不处理工作状态下(自由状态),此时它并未受到配置管理的控制,开发人员的变更并未受到限制。但当开发人员认为工作已告完成,可供其他配置项使用时,它就开始于稳定。把它交出评审,就开始进入评审状态;若通过评审,可作为基线进入配置库(实施检入),开始冻结,此时开发人员不允许对其任意修改,因为它已处于受控状态。通过评审表明它确已达到质量要求;但若未能通过评审,则将其回归到工作状态,重新进行调整。配置项的状态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配置项的状态变化过程
               处于受控状态下的配置项原则上不允许修改,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变更,就需要提出变更请求。在变更请求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允许配置项从库中检出,待变更完成,并经评审后,确认变更无误方可重新入库,使其恢复到受控状态。
 
        概要设计
        1)设计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基本任务是采用某种设计方法,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成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确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即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
        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1)数据结构的设计。在需求分析阶段,已经通过数据字典对数据的组成、操作约束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确定了数据的结构特性,在概要设计阶段要加以细化,详细设计阶段则规定具体的实现细节。在概要设计阶段,宜使用抽象的数据类型。
        (2)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是指数据存储文件的设计,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①概念设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从用户角度进行视图设计,一般用ER模型来表述数据模型。
        ②逻辑设计。ER模型是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要结合具体的DBMS特征来建立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③物理设计。物理设计就是设计数据模式的一些物理细节,如数据项存储要求、存取方法和索引的建立等。
        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文档主要有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以及修订测试计划。
        4)评审
        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只是为整个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设计思路和框架,框架内的血肉需要系统的设计人员在详细设计这个阶段充实。总体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要向用户和有关部门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设计方案的可行程度和更改情况,得到批准后转入系统详细设计。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将设计方案进一步详细化、条理化和规范化,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包括如下。
        (1)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工作,是将系统中有某些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并利用便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来表示这些信息的设计工作。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就是构建既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外部世界,又便于人类大脑认识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建模,转化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最终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3)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记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格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选择也在这一步完成。
        (4)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是指在用户与系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主要内容包括:定义界面形式;定义基本的交互控制形式;定义图形和符号;定义通用的功能键和组合键的含义及其操作内容;定义帮助策略,等等。
        (5)处理过程设计。
        总体设计将系统分解为许多模块,并基本决定了每个模块的功能和界面。处理过程设计则定义每个模块的内部执行过程,包括数据的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和实施细节。通过处理过程设计,为编写程序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一般来说,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应设计一个处理流程。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