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22年上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6 题
知识点 信息与信息化   操作系统   数据库   信息技术服务   中间件  
关键词 安全   操作系统   服务器   数据库   信息技术服务   移动终端   中间件   数据  
章/节 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规划完善桌面、服务器、移动终端、车载等操作系统产品及配套工具集,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的集成、适配、优化。
 
  A.  协同攻关应用软件
 
  B.  前瞻布局新兴平台软件
 
  C.  聚力攻坚基础软件
 
  D.  重点突破工业软件
 
 




 
 
相关试题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定义、特征或属性 

  第32题    2018年下半年  
()不属于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第3题    2016年下半年  
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3)。

  第1题    2022年下半年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1)阶段任务是回答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2)阶段是回答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知识点讲解
· 信息与信息化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
· 信息技术服务
· 中间件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
        信息的基本概念有以下说法:
        .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
        .本体论信息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信息概念:信息是主体对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认识论信息与本体论信息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核心都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因素。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去除主体因素,认识论信息就转化为本体论信息。
        信息化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时域: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手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目标: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6个要素,这6个要素的关系如下:
        .信息技术应用: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它是六要素中的龙头,向其他5个要素提出需求,其他5个要素又反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其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的同时,对其他4个要素提出需求。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才能满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目标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点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行电子政务。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推进社会信息化。
        .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操作系统
        编写嵌入式软件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编写内核;二是使用现成的操作系统。如果嵌入式软件只需要完成一项非常小的工作,例如在电动玩具、空调中,就不需要一个功能完整的操作系统。但如果系统的规模较大、功能较复杂,那么最好还是使用一个现成的操作系统。可用于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操作系统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开发项目的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操作系统提供的开发工具。有些实时操作系统只支持该系统供应商的开发工具,因此,还必须从操作系统供应商处获得编译器、调试器等;而有的操作系统应用广泛,且有第三方工具可用,因此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2)操作系统向硬件接口移植的难度。操作系统到硬件的移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按期完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选择那些可移植性程度高的操作系统,以避免因移植带来的种种困难。
        (3)操作系统的内存要求,有些操作系统对内存有较大要求。
        (4)操作系统的可剪裁性、实时性能等。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系统使用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几个数据库中。
 
        信息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因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特指性,信息技术服务广泛被业界人士称为IT服务。IT服务是服务的一种,因此继承了服务独有的特性。
        通常而言,IT服务是指IT服务提供商为其客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具体包括产品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集成和开发服务、IT管理外包服务等。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 29264-2012)中,对信息技术服务(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即IT服务)的定义是“供方为需方提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供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活动的服务”。常见服务内容包括软件服务、硬件服务及其他相关的服务。常见IT服务形态有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运营服务、数据内容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
 
        中间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需要在各种平台之间进行移植,或者一个平台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递或转换,使系统的协同性得以保证。这些,都需要一种构筑于软、硬件平台之上,同时对更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软件系统,而中间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应运而生。
               中间件的定义
               由于中间件技术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因此目前尚不能对它进行精确的定义。
               普遍被接受的是IDC对中间件定义的描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人们在使用中间件时,往往是一组中间件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平台(包括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但在这组中间件中必须有一个通信中间件,即:中间件=平台+通信,这个定义也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才能称为中间件,同时还可以把它与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区分开来。
               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是:
               ①缩短应用的开发周期。
               ②节约应用的开发成本。
               ③减少系统初期的建设成本。
               ④降低应用开发的失败率。
               ⑤保护已有的投资。
               ⑥简化应用集成。
               ⑦减少维护费用。
               ⑧提高应用的开发质量。
               ⑨保证技术进步的连续性。
               ⑩增强应用的生命力。
               中间件与电子商务
               中间件是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的关键之一,不管电子商务应用分布在什么硬件平台上,使用了什么数据库系统,透过了什么复杂的网络,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连和互操作是电子商务中间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要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传输各种数据内容,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电子商务中间件还要解决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可靠性和效率保证等;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要能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丰富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和异构互连接口标准等;在管理方面,解决电子商务中间件本身的配置、监控、调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针对不同的Web应用环境,对电子商务中间件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对工作流应用,需要根据条件以及条件满足状态,将信息、响应状态从一个应用传递到另一个应用;对联机事务处理,需要保证分布式的数据一致性、不停机作业、大量并发的高效率;对于一个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保证可靠传输等。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应用应包含以下层次:
               ①浏览器。这是进入电子商务的通道。
               ②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不同应用类型的生成工具软件,如网上商店、网络支付、虚拟社区等。
               ③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对内集成企业内部的各种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系统,对外连接商业合作伙伴,如银行、供应商、客户、配送结构,完成各种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数据转换和整合。
               ④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用来支持大量Internet客户的并发访问,使应用开发商快速开发出灵活多变的电子商务应用,尽快把信息系统和商务活动放到Internet中。
               在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和电子商务基础平台中都不能没有中间件的存在。可以说,没有中间件就不能支撑今天的网络应用。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