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2013年下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9 题
知识点 范围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变更控制   风险控制  
关键词 变更控制   范围控制   风险控制   进度控制   四控、三管、一协调   投资控制   质量控制   变更   范围   风险  
章/节 信息系统服务业  
 
 
建立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其中四控包含(9)。
质量控制风险控制 ③投资控制 ④进度控制范围控制变更控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相关试题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第9题    2013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在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职责不包括(9)。

  第6题    2012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管是指(6)。

 
知识点讲解
· 范围控制
· 进度控制
· 质量控制
· 变更控制
· 风险控制
 
        范围控制
        范围控制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在变更实际发生时,也要采用范围控制过程来管理这些变更。范围控制过程应该与其他控制过程协调开展。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变更不可避免,因此在每个项目上,都必须强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
               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中的以下信息可用于范围控制:
                      .范围基准。用范围基准与实际结果比较,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变更、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范围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如何监督和控制项目范围。
                      .变更管理计划。变更管理计划定义管理项目变更的过程。
                      .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定义哪些是配置项,哪些配置项需要正式变更控制,以及针对这些配置项的变更控制过程。
                      .需求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项目需求。
                      需求文件
                      需求应该明确(可测量且可测试)、可跟踪、完整、一致且得到主要干系人的认可。记录完好的需求文件便于发现任何对于批准的项目或产品范围的偏离。
                      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跟踪矩阵有助于发现任何变更或对范围基准的任何偏离给项目目标所造成的影响。
                      工作绩效数据
                      工作绩效数据可能包括收到的变更请求的数量、接受的变更请求的数量,或者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数量等。
                      组织过程资产
                      影响范围控制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与范围控制相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南;可用的监督和报告的方法与模板。
               工具与技术
                      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是一种确定实际绩效与基准的差异程度及原因的技术。可利用项目绩效测量结果评估偏离范围基准的程度,确定偏离范围基准的原因和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是项目范围控制的重要工作。
               输出
                      工作绩效信息
                      本过程产生的工作绩效信息是有关项目范围实施情况(对照范围基准)的、相互关联且与各种背景相结合的信息,包括收到的变更的分类、识别的范围偏差和原因、偏差对进度和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将来范围绩效的预测。这些信息是制定范围决策的基础。
                      变更请求
                      对范围绩效的分析,可能导致对范围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其他组成部分提出变更请求。变更请求可包括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缺陷补救或改善请求。变更请求需要经过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审查和处理。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可能包括范围基准更新和其他基准更新。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有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造成偏差的原因;所选的纠正措施及选择理由;从项目范围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经验教训。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发现计划偏离的方法,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
        进度控制作为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一部分,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对其进行管理。
               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中包含进度管理计划和进度基准。进度管理计划描述了应该如何管理和控制项目进度。进度基准作为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的依据,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变更、采取纠正措施或采取预防措施。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指的是最新版本的项目进度计划,其中标明了计划更新情况、已经完成的活动和已经开始的活动等。
                      工作绩效数据
                      工作绩效数据是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例如哪些活动已经开始,它们的进展如何(如实际持续时间、剩余持续时间和实际完成百分比),哪些活动已经完成。
                      项目日历
                      进度控制过程可能需要对项目日历进行更新。
                      进度数据
                      进度控制过程中需要对进度数据进行审查和更新。
                      组织过程资产
                      可能影响进度控制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
                      .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与进度控制有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南。
                      .进度控制工具。
                      .可用的监督和报告方法。
               工具与技术
                      绩效审查
                      绩效审查是指测量、对比和分析进度绩效,如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已完成百分比及当前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绩效审查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其中包括:
                      .趋势分析: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绩效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图形分析技术有助于理解当前绩效,并与未来的目标绩效(表示为完工日期)进行对比。
                      .关键路径法:通过比较关键路径的进展情况来确定进度状态。关键路径上的差异将对项目的结束日期产生直接影响。评估次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进展情况,有助于识别进度风险。
                      .关键链法:比较剩余缓冲时间与所需缓冲时间(为保证按期交付),有助于确定进度状态。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取决于所需缓冲与剩余缓冲之间的差值大小。
                      .挣值管理:采用进度绩效测量指标,如进度偏差(SV)和进度绩效指数(SPI),评价偏离初始进度基准的程度。挣值管理方法参见第15章中的介绍。
                      项目管理软件
                      可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对照进度计划,跟踪项目执行的实际日期,报告与进度基准相比的差异和进展,并预测各种变更对项目进度模型的影响。
                      资源优化技术
                      资源优化技术是在同时考虑资源可用性和项目时间的情况下,对活动和活动所需资源进行进度规划。
                      建模技术
                      使用建模技术,通过风险监控,对各种不同的情景进行审查,以便使进度模型与项目管理计划和批准的基准保持一致。
                      提前量与滞后量
                      在网络分析中调整提前量与滞后量,设法使进度滞后的活动赶上计划。
                      进度压缩
                      采用进度压缩技术使进度落后的活动赶上计划,可以对剩余工作使用快速跟进或赶工方法。
                      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需要更新进度数据,并把新的进度数据应用于进度模型,来反映项目的实际进展和待完成的剩余工作。可以把进度计划编制工具及其支持性进度数据与手工方法或其他项目管理软件联合起来使用,进行进度网络分析,制订出更新后的项目进度计划。
               输出
                      工作绩效信息
                      针对WBS组件,特别是工作包和控制账户,计算出进度偏差(SV)与进度绩效指数(SPI),并记录在案,传达给干系人。
                      进度预测
                      进度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对项目未来的情况和事件进行的估算或预计。
                      变更请求
                      通过分析进度偏差,审查进展报告、绩效测量结果和项目范围或进度调整情况,可能会对进度基准、范围基准和/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其他组成部分提出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
                      .进度基准:在项目范围、活动资源或活动历时等方面的变更获得批准后,可能需要对进度基准做相应变更。另外,因采用进度压缩技术造成变更时,也可能需要更新进度基准。
                      .进度管理计划:可能需要更新进度管理计划,以反映进度管理方法的变更。
                      .成本基准:可能需要更新成本基准,以反映批准的变更请求或因进度压缩技术导致的成本变更。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
                      .进度数据:可能需要重新绘制项目进度网络图,以反映经批准的剩余持续时间和经批准的进度计划修改。有时,项目进度延误非常严重,以至于必须重新预测开始与完成日期,编制新的目标进度计划,才能为指导工作、测量绩效和度量进展提供现实的数据。
                      .项目进度计划:把更新后的进度数据代入进度模型,生成更新后的项目进度计划,以反映进度变更并有效管理项目。
                      .风险登记册:采用进度压缩技术可能导致风险,也就可能需要更新风险登记册及其中的风险应对计划。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
                      .偏差的原因。
                      .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理由。
                      .从项目进度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经验教训。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过程,其主要作用包括:
        .识别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劣的原因,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些原因。
        .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满足主要干系人的既定需求,足以进行最终验收。
               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中包含质量管理计划,用于控制质量。质量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在项目中开展质量控制。
                      质量测量指标
                      质量测量指标描述了项目或产品属性及其测量方式。质量测量指标的例子包括功能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质量核对单
                      质量核对单是结构化清单,有助于核实项目工作及其可交付成果是否满足一系列要求。
                      工作绩效数据
                      工作绩效数据包括实际技术性能(与计划比较)、实际进度绩效(与计划比较)和实际成本绩效(与计划比较)。
                      批准的变更请求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中批准的变更请求,可包括各种修正,如缺陷补救、修订的工作方法和修订的进度计划。需要核实批准的变更是否已得到及时实施。
                      可交付成果
                      可交付成果是任何独特并可核实的产品、成果或能力,最终将成为项目所需的、确认的可交付成果。
                      项目文件
                      项目文件可能包括协议、质量审计报告和变更日志(附有纠正行动计划)、培训计划和效果评估、过程文档。
                      组织过程资产
                      可能影响质量控制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组织的质量标准和政策、标准化的工作指南、问题与缺陷报告程序及沟通政策。
               工具与技术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包括因果图、流程图、核查图、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散点图,如本章第1张图所示。
                      统计抽样
                      统抽样是指按照质量管理计划中的规定,抽取和测量样本。
                      检查
                      检查是指检验工作产品,以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检查的结果通常包括相关的测量数据。检查也可称为审查、同行审查、审计或巡检等。
                      审计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对所有已批准的变更请求进行审查,以核实它们是否已按批准的方式得到实施。
               输出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是对质量控制活动结果的书面记录。应该以制订质量管理计划过程中所确定的格式加以记录。
                      确认的变更
                      对变更或补救过的对象进行检查,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并把决定通知干系人。被拒绝的对象可能需要返工。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质量控制过程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核实的可交付成果是范围确认过程的一项输入,以便正式验收。
                      工作绩效信息
                      工作绩效信息是从各控制过程收集,并结合相关背景和跨领域关系进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绩效数据。
                      变更请求
                      如果推荐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缺陷补救导致需要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变更,则应按既定的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要求,提出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计划和过程改进计划。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质量标准、协议、质量审计报告和变更日志(附有纠正行动计划)、培训计划和效果评估、过程文档。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完成的核对单和经验教训文档。
 
        变更控制
        变更控制系统是一套事先确定的修改项目文件或改变项目活动时应遵循的程序,其中包括必要的表格或其他书面文件,责任追踪,以及变更审批制度、人员和权限。变更控制系统应当明确规定变更控制委员会的责任和权力,并由所有的项目干系人认可。在审批变更时,要加强对变更风险和变更效果的评估,并选择对项目影响最小的变更方案,尽量防止增加项目投资。变更控制系统可细分为整体、范围、进度、费用和合同变更控制系统。变更控制系统应当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一起通盘考虑,形成整体。
               变更控制委员会
               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CCB)也称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其任务是对建议的配置项变更做出评价、审批,以及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CCB的成员通常包括项目经理、用户代表、质量控制人员、配置控制人员。这个组织不必是常设机构,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组成,其中的人员可以全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如果CCB除控制变更以外,还要承担更多的配置管理任务,那就应该包括基线的审定、标识的审定,以及产品的审定,并且可能实际的工作需分为项目层、系统层和组织层来组建,使其完成不同层面的配置管理任务。
               变更控制的流程
               变更管理的基本流程如下:
               ①变更申请。应记录变更的提出人、日期、申请变更的内容等信息。
               ②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③变更决策。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或机构决定是否实施变更。
               ④变更实施。由管理者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受控状态下实施变更。
               ⑤变更验证。由配置管理人员或受到变更影响的人对变更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变更结果和预期是否相符、相关内容是否进行了更新、工作产物是否符合版本管理的要求。
               ⑥沟通存档。将变更后的内容通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人员,并将变更记录汇总归档。如提出的变更在决策时被否决,其初始记录也应予以保存。
               变更申请需要采用书面的形式提出,主要内容有如下3个方面:
               ①变更描述。包括变更理由、变更的影响、变更的优先级等,就是要描述做什么变更,为什么要做,以及打算怎么做的问题。
               ②对变更的审批。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审批意见,主要是由配置管理员和CCB对此项变更把关。
               ③变更实施的信息。
               利用配置库实现变更控制
               配置项可以有3种状态,分别是工作状态、评审状态和受控状态。开发中的配置项尚未稳定下来,对于其他配置项来说是处于不处理工作状态下(自由状态),此时它并未受到配置管理的控制,开发人员的变更并未受到限制。但当开发人员认为工作已告完成,可供其他配置项使用时,它就开始于稳定。把它交出评审,就开始进入评审状态;若通过评审,可作为基线进入配置库(实施检入),开始冻结,此时开发人员不允许对其任意修改,因为它已处于受控状态。通过评审表明它确已达到质量要求;但若未能通过评审,则将其回归到工作状态,重新进行调整。配置项的状态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配置项的状态变化过程
               处于受控状态下的配置项原则上不允许修改,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变更,就需要提出变更请求。在变更请求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允许配置项从库中检出,待变更完成,并经评审后,确认变更无误方可重新入库,使其恢复到受控状态。
 
        风险控制
        这一步的所有风险分析活动只有一个目的——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风险的策略。一个有效的策略必须考虑风险避免、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及意外事件计划方面的问题。
        如果软件项目组对于风险采用主动的方法,则避免永远是最好的策略。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风险缓解计划来达到。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软件项目计划中,或者风险管理步骤也可以组织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M计划)。RMMM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中的一部分来使用。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