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系统分析师 >
2021年上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27 题
知识点 系统工程   基本思想   开发工具   生命周期   维护   系统维护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关键词 开发方法   生命周期   文档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维护   信息系统开发   开发   维护   信息系统  
章/节 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27)假定待开发的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28)、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等阶段。这种方法遵循系统工程原理,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使用一定的开发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以结构化和(29)的方式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A.  结构化方法
 
  B.  面向对象方法
 
  C.  原型法
 
  D.  面向服务方法
 
 




 
 
相关试题     信息与信息系统 

  第26题    2022年上半年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种(),为了应对基于文档的传统系统工程工作模式在复杂产品和系统研发时面临的挑战,以逻辑连贯一致的多视角系统模型为桥梁和框架,实现跨领域模型的可追踪、可验证和..

  第2题    2023年上半年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将信息系统的发展路线
划分为六个阶段,包括:( )。

  第35题    2016年上半年  
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规划主要任务的是(35)。

 
知识点讲解
· 系统工程
· 基本思想
· 开发工具
· 生命周期
· 维护
· 系统维护
·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之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它将系统工程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系统调查,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把问题讲清楚。
               (2)系统指标设计。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以利于衡量所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3)系统方案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4)系统分析。分析系统方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评价目标体系上的优劣次序。
               (5)系统选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各入选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
               (6)决策。在分析、评价和优化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选定行动方案。
               (7)实施计划。这是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将系统付诸实施。
               以上7个步骤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其先后并无严格要求,而且往往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时间维
               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1)规划阶段。即调研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2)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3)研制阶段。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4)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5)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7)更新阶段。即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
               知识维
               知识维是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基本思想
        小波变换的基本思想是将信号展开成一族基函数的加权和,即用一族函数表示或逼近信号或函数。这一族函数是通过基本函数的平移和伸缩构成的。
        小波变换用于图像编码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分解成不同空间、不同频率的子图像,然后再对子图像进行系数编码。小波变换本身并不具有压缩功能,之所以将它用于图像压缩,是因为生成的小波图像的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部分,水平、垂直和对角线上的高频部分则较少,可以将这一特性与一定的编码算法相结合,达到高效压缩图像的目的。小波变换作为一种多尺度、多分辨率的分析方法,由于小波具有很好的时频或空频局部特性,特别适合于按照人类视觉系统特性设计图像压缩编码方案,也非常有利于图像的分层传输。实验证明,图像的小波变换编码在压缩比和编码质量方面优于传统的DCT变换编码。
 
        开发工具
        对应于开发过程的各种活动,开发工具通常有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概要设计工具、编码与排错工具、测试工具等。
               需求分析工具
               用于辅助需求分析活动的软件称为需求分析工具,它辅助系统分析师从需求定义出发,生成完整的、清晰的、一致的功能规范(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功能规范是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的准确而完整的陈述,它描述该系统要做什么及只做什么。按照需求定义的方法可将需求分析工具分为基于自然语言或图形描述的工具和基于形式化需求定义语言的工具。
               设计工具
               用于辅助设计活动的软件称为设计工具,它辅助设计人员从系统功能规范出发,得到相应的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对应于概要设计活动和详细设计活动,设计工具通常可分为概要设计工具和详细设计工具。
               概要设计工具
               用于辅助设计人员设计目标系统的体系结构、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详细设计工具用于辅助设计人员设计模块的算法和内部实现细节。除此之外,还有基于形式化描述的设计工具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工具。
               实现与排错工具
               辅助实现人员进行嵌入式硬件实现的电子设计自动工具、用于目标板调试的硬件仿真器,进行编码活动的工具有编码工具和排错工具。编码工具辅助编程人员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源程序,并对源程序进行翻译,最终转换成可执行的代码。因此,编码工具通常与编码所使用的程序语言密切相关。排错工具用来辅助程序员寻找源程序中错误的性质和原因,并确定出错的位置。
               测试工具
               用于支持进行软件测试的工具称为测试工具,分为数据获取工具、静态分析工具、动态分析工具、模拟工具以及测试管理工具。其中,静态分析工具通过对源程序的程序结构、数据流和控制流进行分析,得出程序中函数(过程)的调用与被调用关系、分支和路径、变量定义和引用等情况,发现语义错误。动态分析工具通过执行程序,检查语句、分支和路径覆盖,测试有关变量值的断点,即对程序的执行流进行探测。
 
        生命周期
        IT服务生命周期由规划设计(Planning&Design)、部署实施(Implementing)、服务运营(Operation)、持续改进(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Supervision)5个阶段组成,简称“PIOIS”。
        (1)规划设计:从客户业务战略出发,以需求为中心,参照ITSS对IT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和设计,为IT服务的部署实施做好准备,以确保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IT服务。
        (2)部署实施:在规划设计基础上,依据ITSS建立管理体系、部署专用工具及服务解决方案。
        (3)服务运营:根据IT服务部署情况,依据ITSS,采用过程方法,全面管理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人员和业务连续性,实现业务运营与IT服务运营的全面融合。
        (4)持续改进:根据IT服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定期评审IT服务满足业务运营的情况,以及IT服务本身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案,并对IT服务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以提高IT服务质量。
        (5)监督管理:本阶段主要依据ITSS对IT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对IT服务供方的服务过程、交付结果实施监督和绩效评估。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系统维护
               软件项目后续工作
               软件项目验收结束之后,包含下列后续工作:
               .软件bug的修改:对于移交后的软件系统,如果出现bug将采用双方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在免费的维护期限内,大多数bug是免费处理的,但如果在免费的维护期限之外发生问题,双方还需要就bug处理方式及相关费用做出约定。
               .软件升级:在软件维护期限内,应该由客户和服务方根据客户业务需求的具体特点、软件升级的难易程度、软件升级的费用和期限,以及软件升级可能带来的相关影响等进行全面评价,然后再做出是否升级的结论。
               .后续技术支持:软件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技术支持工作的内容应该在软件维护服务合同中予以规定。
               系统集成项目后续工作
               系统集成项目验收结束之后,包含下列后续工作:
               .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偏硬件的系统集成项目的日常维护工作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例如可能涉及很多不同的供货商和设备厂商。在信息系统的维护服务期内,很难确保所有的设备提供商还能够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合作,经常出现某些设备厂商不再供货或者不再提供支持服务等情形。因此,系统集成商应该在项目维护期限内考虑如何确保第三方技术支持的连续性,例如如何为某些重点设备选用备用的厂商或者服务方。
               .硬件产品更新:大部分情形下,硬件产品不同于软件产品的升级,大多数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后三五年内一般不会更换主要的硬件产品。如果要对硬件进行必要的更新,可由客户和服务方共同制定硬件产品的升级方案,然后共同实施。
               .满足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对于信息系统的服务方而言,其在维护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收集和识别客户对于信息系统新的要求和建议。信息系统的服务商通过对这些来自客户的要求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后,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方面的项目建议书。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模式、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过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等各个方面。这就增加了开发一个信息系统的工程规模和难度,需要研究出科学的开发方法和过程化的开发步骤,以确保整个开发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这正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任务。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规律、开发过程的认知体系、分析设计的一般理论以及具体的开发工具和技术等。
        下面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创建信息系统所需的规划方法,包括结构化开发和设计方法(SSA&D),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及原型方法(Phototyping)。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SA&D)
               SSA&D是在由Dijkstra等人提出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自顶向下的系统开发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到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
               SSA&D有如下特点。
               (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强调用户是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起源和最终归宿,即用户的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强调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以及预期要达到的阶段成果。一般不可打乱或颠倒。
               (3)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开发。在分析问题时,应首先站在整体的角度,将各项具体的业务和组织放到整体中加以考查。自顶向下分析设计:首先确保全局的正确,再一层层地深入考虑和处理局部的问题。
               自底向上进行开发:在具体系统实现过程中,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开发,调试,然后再由几个模块联调(子系统联调),最后是整个系统联调。
               (4)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都要充分地考虑可能变化的因素。一般可能发生的变化来自于周围环境变化,来自外部的影响:如上级主管部门要的信息发生变化等。系统内部处理模式的变化,如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和鼓励体制发生的变化,工艺流程发生变化,系统内部管理形式发生变化等。用户要求发生变化:用户对系统的认识程度不断深化,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5)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在系统研制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资料记载,需要记载的信息是:
               .系统分析过程中的调研材料。
               .同用户交流的情况。
               .设计的每一步方案(甚至包括经分析后淘汰掉的信息和资料)资料要有专人保管,要建立一整套管理、查询制度。
               原型方法(Prototyping)
               原型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Relational Data Base System, RDBS)、第四代程序生成语言(4th Generation Language, 4GL)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从设计思想到工具、手段都是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
               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系统开发每一阶段的严谨性,要求在系统设计和实施阶段之前预先严格定义出完整准确的功能需求和规格说明。然而,对于规模较大或结构较复杂的系统,在系统开发前期,用户往往对未来的新系统仅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想法。由于专业知识所限,系统开发人员对某些涉及具体领域的功能需求也不太清楚。虽然可以通过详细的系统分析和定义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书,却很难做到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描述完整,且与实际环境完全相符,很难通过逻辑推断看出新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当新系统建成以后,用户对系统的功能或运行效果往往会觉得不满意。同时随着开发工作的进行,用户会产生新的要求或因环境变化希望系统也能随之作相应更改,系统开发人员也可能因碰到某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希望在用户需求中有所权衡。总之,规格说明的难以完善和用户需求的模糊性已成为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的重大障碍。
               原型方法正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变通的一种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在建筑学和机械设计学中,“原型”指的是其结构、大小和功能都与某个物体相类似的模拟该物体的原始模型。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用“原型”来形象地表示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版本,它能反映新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原型方法”则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原型方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用户、开发者及其他有关人员在试用原型的过程中,加强通信和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反复修改原型系统,逐步确定各种需求的细节,适应需求的变化,从而最终提高新系统的质量。因此可以认为原型方法确定用户需求的策略,它对用户需求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
               原型法基本思想是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快速地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或称原型、雏形),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这个模型大致体现了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当前要求的理解和用户想要实现的形式。
               原型方法虽然是在研究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更主要的是针对传统结构化方法所面临的困难,因而也面向系统开发的其他阶段和整个过程。由于软件项目的特点,运用原型的目的和开发策略的不同,原型方法可表现为不同的运用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探索型(Exploratory Prototying)主要是针对开发目标模糊、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其目的是弄清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期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
               (2)实验型(Experimental Prototying)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之前考核、验证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
               (3)演化型(Evolutionary Prototying)其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和用户需求,而是将系统改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它将原型方法的思想贯穿到系统开发全过程,对满足需求的改动较为适合。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bject Oriented, OO)
               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者会不断地提出各种更改要求,即使在软件投入使用后,也常常需要对其做出修改,在用结构化开发的程序中,这种修改往往是很困难的,而且还会因为计划或考虑不周,不但旧错误没有得到彻底改正,又引入了新的错误;另一方面,在过去的程序开发中,代码的重用率很低,使得程序员的效率并不高,为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软件工程的一种新途径——面向对象方法学。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由于客观世界的问题都是由客观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相互间的关系构成的,因此把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对象(Object)。持面向对象观点的程序员认为计算机程序的结构应该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致,而不是与某种分析或开发方法保持一致,他们的经验表明,对任何软件系统而言,其中最稳定的成分往往是其相应问题论域(Problem Domain)中的成分。(例如在过去几百年中复式计账的原则未做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而其使用的工具早已从鹅毛笔变成了计算机)。
               所以,“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是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一般人们在认识和了解客观现实世界时,通常运用的一些构造法则:
               .区分对象及其属性,例如区分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
               .区分整体对象及其组成部分,例如区分台式计算机的组成(主机、显示器等)。
               .不同对象类的形成以及区分,例如所有类型的计算机(大、中、小型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和普通微型计算机等)。
               通俗地讲,对象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异步的、并发的实体,它能“知道一些事情”(即存储数据),“做一些工作”(即封装服务),并“与其他对象协同工作”(通过交换消息),从而完成系统的所有功能。
               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特殊性,所以对象是不固定的。一个雇员可以作为一个对象,一家公司也可以作为一个对象,到底应该把什么抽象为对象,由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可以看出,面向对象所带来的好处是程序的稳定性与可修改性(由于把客观世界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对象,并且把数据和操作都封装在对象的内部)、可复用性(通过面向对象技术,不仅可以复用代码,而且可以复用需求分析、设计、用户界面等)。
               面向对象方法具有下述四个要点:
               .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按照这种观点,可以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最复杂的对象。因此,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软件中的任何元素都是对象,复杂的软件对象由比较简单的对象组合而成。
               .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对象类(简称为类(Class)),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数据用于表示对象的静态属性,是对象的状态信息。因此,每当建立该对象类的一个新实例时,就按照类中对数据的定义为这个新对象生成一组专用的数据,以便描述该对象独特的属性值。例如,荧光屏上不同位置显示的半径不同的几个圆,虽然都是Circle类的对象,但是,各自都有自己专用的数据,以便记录各自的圆心位置、半径等。
               类中定义的方法,是允许施加于该类对象上的操作,是该类所有对象共享的,并不需要为每个对象都复制操作的代码。
               .按照子类(或称为派生类)与父类(或称为基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也称为类等级)。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从国外最新的统计资料来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重心向系统调查、分析阶段偏移。系统调查、分析阶段的工作量占总开发量的60%以上。而系统设计和实现环节仅占总开发工作量比率不到40%。
               (1)结构化方法。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对原有的业务进行清理,理顺和优化原有业务,使其在技术手段上和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发现和整理系统调查、分析中的问题及疏漏,便于开发人员准确地了解业务处理过程。有利于与用户一起分析新系统中适合企业业务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模型。能够对组织的基础数据管理状态、原有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业务、整体管理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2)原型方法。它是一种基于4GL的快速模拟方法。它通过模拟以及对模拟后原型的不断讨论和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想将这样一种方法应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是根本不可能的,故它多被用于小型局部系统或处理过程比较简单的系统设计到实现的环节。
               (3)面向对象方法。它围绕对象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然后用面向对象的工具建立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开发,但是它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