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网络工程师 >
2012年下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31 题
知识点 配置RIP协议   网关协议  
章/节 网络互联   因特网与物联网  
 
 
某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路由器R2上采用命令(28)得到如下所示结果。

则PC1可能的IP地址为(29),路由器R1的S0口的IP地址为(30),路由器R1和R2之间采用的路由协议为(31)。
 
  A.  OSPF
 
  B.  RIP
 
  C.  BGP
 
  D.  TGRP
 
 




 
 
相关试题     配置RIP协议及其与BFD联动 

  第24题    2022年上半年  
以下关于RIPv1和RIPv2路由选择协议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3题    2011年上半年  
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23)秒。

  第26题    2010年下半年  
RIPv2相对RIPv1主要有三方面的改进,其中不包括(26)。

相关试题     因特网与物联网 

  第68题    2011年上半年  
在域名系统中,根域下面是顶级域(TLD)。在下面的选项中(68)属于全世界通用的顶级域。

  第28题    2021年下半年  
下列协议中,使用明文传输的是( )。

  第19题    2012年下半年  
以下关于RARP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9)。

 
知识点讲解
· 配置RIP协议
· 网关协议
 
        配置RIP协议
        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的一种。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他信息均予以丢弃。同时,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协议通知相邻的其他路由器。这样,正确的路由信息逐渐扩散到全网。
        RIP使用非常广泛,它简单、可靠,便于配置。RIP版本2还支持无类域问路由(ClasslessInter-Domain Routing, CIDR)、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work Mask, 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并且使用组播地址发送路由信息。但是RIP只适用于小型的同构网络,因为允许的最大跳数为15,任何超过15个站点的目的地均被标记为不可达。RIP每隔30s广播一次路由信息。
        RIP应用于OSI网络七层模型的应用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略有不同,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
        假设有如下图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试通过配置使RouterA、RouterB、RouterC和RouterD的所有接口上使能RIP,并使用RIP-2进行网络互连。
        
        网络拓扑结构
        1)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的思路配置RIP的版本:
        .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使网络可达。
        .在各路由器上使能RIP,配置RIP基本功能。
        .在各路由器上配置RIP-2版本,查看精确的子网掩码信息。
        2)数据准备
        为完成此配置例,需准备如下的数据:
        .在RouterA上指定使能RIP的网段192.168.1.0。
        .在RouterB上指定使能RIP的网段192.168.1.0,172.16.0.0,10.0.0.0。
        .在RouterC上指定使能RIP的网段172.16.0.0。
        .在RouterD上指定使能RIP的网段10.0.0.0。
        .在RouterA、RouterB、RouterC和RouterD上配置RIP-2版本。
        3)操作步骤
        (1)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略)。
        (2)配置RIP基本功能。
        ①配置RouterA。
        
        ②配置RouterB。
        
        ③配置RouterC。
        
        ④配置RouterD。
        
        ⑤查看RouterA的RIP路由表。
        
        
        从路由表中可以看出,RIP-1发布的路由信息使用的是自然掩码。
        (3)配置RIP的版本。
        ①在RouterA上配置RIP-2。
        
        ②在RouterB上配置RIP-2。
        
        ③在RouterC上配置RIP-2。
        
        ④在RouterD上配置RIP-2。
        
        (4)验证配置结果。
        查看RouterA的RIP路由表。
        
        从路由表中可以看出,RIP-2发布的路由中带有更为精确的子网掩码信息。
 
        网关协议
               Internet中的路由器称为IP网关。网关协议用于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是由同构型的网关连接的互联网,这样的系统往往是由一个网络管理中心控制的。自治系统内部的网关之间执行内部网关协议(IGP),互相交换路由信息。IGP是自治系统内部专用的,为特定的应用服务,在自治系统之外是无效的。
               一个互联网也可能由不同的自治系统互联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自治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路由表和不同的路由选择算法。在不同自治系统中的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要用外部网关协议(EGP)。EGP比IGP传送的信息要少一些,因为EGP只涉及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信息,而与系统内部路由无关。EGP以自治系统为节点,通告各个网关可到达哪些系统。
               外部网关协议
               自治系统之间使用EGP,最新的EGP叫作边界网关协议(BGP)。BGP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路由策略,如是否愿意转发过路的分组等。BGP的报文通过TCP连接传送。BGP报文可实现以下3个功能过程。
               (1)建立邻居关系。位于不同自治系统中的两个路由器首先要建立邻居关系,然后才能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建立邻居关系的过程是:一个路由器发送open报文,另一个路由器若愿意接受请求,则以keepalive(保持活动状态)报文应答。
               (2)邻居可达性。这个过程维护邻居关系的有效性。通过周期性地互相发送keepalive报文,双方都知道对方的活动状态。
               (3)网络可达性。每个路由器保持一个数据库,记录着它可到达的所有子网。当情况有变化时,用更新报文把最新信息及时地广播给所有实现BGP的路由器。
               内部网关协议
               Internet的内部路由协议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化。最初的RIP(路由选择信息协议)是基于Bellman-Ford算法的延迟矢量协议。这个协议在网络规模不大时工作得较好,当网络规模扩大后,因为交换的路由信息太多而显得效率很低。于是,在1979年5月被另一个路由协议——基于Dijkstra算法的链路状态协议所取代。从1988年开始,IETF开始研制新的路由协议,这就是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1990年,OSPF正式成为新的内部路由协议标准。
               OSPF基本上仍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OSPF的路由器维护一个本地链路状态表,并随时向其他相邻的路由器发送关于链路状态的更新信息。通过周期地扩散传播链路状态信息,每个路由器都记住了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全局数据库。同时OSPF路由器根据用户指定的链路费用标准(延迟、带宽或收费率等)计算最短通路,由到达各个目标的最短通路构成路由表。OSPF报文包含在原始的IP数据报中传送。
               核心网关协议
               Internet中有一个主干网,所有的自治系统都连接到主干网上。主干网中的网关叫核心网关。核心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使用网关到网关协议(GGP)。这里需要区分EGP和GGP:EGP用于两个不同自治系统中的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而GGP是主干网中的网关协议。因为主干网中的核心网关是由InterNOC(网络操作中心)直接控制的,所以GGP更具有专用性。当一个核心网关加入主干网时用GGP协议向邻机广播发送它所连接的网络的路由信息,各邻机更新路由表,并进一步传播新的路由信息。
               GGP协议的报文分为4类。
               .路由更新报文:发送路由信息。
               .应答报文:对路由更新报文的应答,分肯定/否定两种。
               .测试报文:测试相邻网关是否存在。
               .网络接口状态报文:测试本地网络连接的状态。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