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目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1年下半年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 24 题
知识点 配置项标识   软件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配置项   软件工程   软件配置  
关键词 对象   配置项   软件工程   软件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  
章/节 软件与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配置项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指的是软件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24)。
 
  A.  接口
 
  B.  软件环境
 
  C.  信息项
 
  D.  版本
 
 




 
 
相关试题     软件配置管理 

  第25题    2019年上半年  
软件配置管理通过标识产品的组成元素、管理和控制变更、验证、记录和报告配置信息,来控制产品的进化和( )。

  第25题    2018年上半年  
在软件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各种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源代码列表和可执行代码以及运行所需的各种数据均需要纳入配置管理库进行管理,配置管理库中不包含( )。

  第29题    2013年下半年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29)不是配置项。

 
知识点讲解
· 配置项标识
· 软件配置管理
· 配置管理
· 配置项
· 软件工程
· 软件配置
 
        配置项标识
        软件过程的输出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类别:
        (1)计算机程序,包括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
        (2)描述计算机程序的文档,分别针对技术开发者、管理人员和用户。
        (3)数据,包含在程序内部或外部。
        这些信息包含了所有在软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总称为软件配置项(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SCI)。由此可见,配置项的识别是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制订配置管理计划的重要内容。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把所有需要加以控制的配置项分为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两类。例如,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所有的设计文档和源程序等,非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项目的各类计划和报告等。基线又称为里程碑,通常作为一个阶段完成的标志。
        所有配置项都应按照相关规定统一编号,按照相应的模板生成,并在文档的规定章节(部分)中记录对象的标识信息。在引入软件配置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后,这些配置项都应以一定的目录结构保存在配置库中。
        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应建立下列三个库。
        (1)开发库(动态系统)。存放开发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各种信息,供开发人员个人专用。库中的信息可能有较为频繁的修改,只要开发库的使用者认为有必要,无须对其做任何限制。因为这通常不会影响到项目的其他部分,而仅在项目开发组内设立,并由其负责维护。
        (2)受控库(主库)。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将工作产品存入或将有关的信息存入。存入的信息包括计算机可读的及人工可读的文档资料,通常以软件配置项为单位建立并维护。
        (3)产品库(静态系统,备份库)。在开发的信息系统产品完成系统测试之后,作为最终产品存入库存内,等待交付用户或现场安装,可在系统、子系统级上设立并维护。
        各类库中应存放哪些配置项,应根据所开发软件的实际情况决定。
 
        软件配置管理
        在软件配置管理方面,监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确保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承建单位的配置管理组织和环境按照软件项目计划的要求成立并配备。
        (2)控制承建单位依据书面规程,为应用软件系统建设项目制定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3)监督承建单位使用审批通过的、文档化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作为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
        (4)控制承建单位依据的书面规程,对所有配置项/单元的更改请求和问题报告实施初始准备、记录、评审、批准和跟踪。
        (5)监督承建单位依据书面规程,控制对基线的更改。
        (6)控制承建单位编制软件配置管理报告,证明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和软件基线库的内容,并提供给建设单位。
        (7)监督承建单位依据书面规程进行软件基线库的审核,进行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状态的跟踪和记录。
        (8)定期审查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和软件配置管理基线,以验证它们与文档定义的一致性。
        (9)审核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产品,并给出软件配置管理监理报告。
 
        配置管理
        随着信息系统软件版本不断变化,开发时间的紧迫以及多平台开发环境的采用,使得软件开发、维护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包括对当前多种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保证产品版本的精确、重建先前发布的产品、加强开发政策的统一和对特殊版本需求的处理等等。
        信息系统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种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的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围绕软件资产的管理技术。界定软件的组成项目,对每个项目的变更进行管控(版本控制),并维护不同项目之间的版本关联,以使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任一时间的内容都可以被追溯。其关键活动包括: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管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配置审计、状态报告等。
               配置管理计划
               根据信息系统软件运维制度和规范、标准,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该项目对配置管理的要求。
               (2)实施配置管理的责任人、组织及其职责。
               (3)需要开展的配置管理活动及其进度安排。
               (4)采用的方法和工具等。
               配置与配置项
               “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明确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或物理属性。因此“配置”包括了即将受控的所有产品特性,及其内容及相关文档,软件版本,变更文档,软件运行的支持数据,以及其他一切保证软件一致性的组成要素。
               为了方便对“配置”进行管理,“配置”经常被划分为各类配置项,这类划分是进行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配置项是一组软件功能或者物理属性的组合,在配置管理过程中,配置项被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对待。配置项包括各种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源程序与目标代码,以及运行所需的各种数据等。同时,应该建立配置库来管理所有的配置项。
               版本控制
               版本是表示一个配置项具有一组定义的功能的一种标识。随着功能的增加,修改或删除,配置项的版本随之演变。应当记录每个软件配置项的所有历史记录,并记录该软件配置项由何人创建,何人在何时因何原因进行了修改等信息,以及对这些软件配置项版本的进行检索和信息查询等活动。
               变更控制
               变更在信息系统软件运维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变更控制是配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评估、协调、批准/拒绝、实施对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审计
               配置审计是对配置管理的独立的查检过程,确认受控软件配置项满足需求并就绪。其内容如下。
               (1)功能审计:配置项的变更控制是否和配置管理计划中的描述相一致。
               (2)物理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和可跟踪性。
               状态报告
               状态报告用来记录和报告有效管理配置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一个已批准的配置标识清单,变更请求当前的处理状态,以及批准的变更的实现情况。配置状态报告可以跟踪对软件的更改的过程,它保证对正在进行和已完成的变更进行记录、监视并通报给相关人员。
 
        配置项
        GB/T 11457—2006对配置项的定义为:“为配置管理设计的硬件、软件或二者的集合,在配置管理过程中作为一个单个实体来对待。”配置项的例子有:交付的软件产品和数据,用于创建或支持软件产品的支持工具,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和客户提供的设备/软件,各类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等。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加以控制的配置项可以分为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两类。例如,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所有的设计文档和源程序等;非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项目的各类计划和报告等。所有配置项的操作权限应由CMO(配置管理员)严格管理,基本原则是:基线配置项向开发人员开放读取的权限;非基线配置项向PM、CCB及相关人员开放。
 
        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的概念
        为了消除软件危机,通过认真研究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法,人们认识到软件工程是使计算机软件走向科学的途径,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并开辟工程学的新兴领域,即软件工程学。
        2)软件工程的要素
        软件工程具有以下3个要素。
        (1)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2)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3)过程。将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以达到合理、及时地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目的。
        3)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包括计划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4)软件开发模型
        比较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
        5)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开发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结构化软件开发(SASD)方法: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它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依次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它与瀑布模型有很好的结合度,是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
        (2)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从目标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入手,导出程序框架结构,再补充其他细节,从而可得到完整的程序结构图。有Jackson方法和Warnier方法。
        (3)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随着OOP(面向对象编程)向OOD(面向对象设计)和OOA(面向对象分析)的发展,最终形成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OMT(Object Modelling Technique)。这是一种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它以对象建模为基础,从而不仅考虑了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实际上也包含了所有对象的数据结构。
        (4)基于构件化的开发方法:用预先建立的构件和模板,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建造。
 
        软件配置
        软件配置是指一个软件产品在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机器可读和人工可读)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其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该软件产品软件配置中的一个配置项。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