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2020年下半年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8题      
  知识点: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章/节:   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在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耦合程度最高的是(27)耦合;内聚程度最高的是(28)内聚。
 
 
  A.  顺序
 
  B.  功能
 
  C.  时间
 
  D.  逻辑
 
 
 

 
  第21题    2024年上半年  
   0%
耦合是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耦合程度不取决于( )
  第26题    2019年上半年  
   71%
已知模块A给模块B传递数据结构X,则这两个模块的耦合类型为( )。
  第16题    2011年上半年  
   66%
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塑为(16)。
   知识点讲解    
   ·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抽象
               抽象是一种设计技术,重点说明一个实体的本质方面,而忽略或者掩盖不很重要或非本质的方面。抽象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来将复杂的现象简化到可以分析、实验或者可以理解的程度。软件工程中从软件定义到软件开发要经历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可看作是对软件解法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细化。抽象的最低层就是实现该软件的源程序代码。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也可以有多个抽象层次,最高抽象层次的模块用概括的方式叙述问题的解法,较低抽象层次的模块是对较高抽象层次模块对问题解法描述的细化。
               模块化
               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如高级语言中的过程、函数和子程序等。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模块化是指将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简单部分——模块,每个模块可独立地开发、测试,最后组装成完整的程序。这是一种复杂问题“分而治之”的原则。模块化的目的是使程序的结构清晰,容易阅读、理解、测试和修改。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即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在设计时首先列出一些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在划分模块时将一个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隐蔽在某个模块的内部,使其他模块与这个因素无关。在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含有这个因素的模块,而与其他模块无关。
               信息隐蔽原则对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测试性和可移植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模块独立
               模块独立是指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简单。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有两个: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
                      耦合性是指模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耦合性越高,则模块的独立性越差。模块间耦合的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模块的耦合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直接耦合:指两个模块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模块的控制与调用,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因此,模块间耦合性最弱,模块独立性最高。
                      (2)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值传递。这种耦合程度较低,模块的独立性较高。
                      (3)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据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为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4)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的某一功能。
                      (5)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之间的耦合。
                      (6)内容耦合:这是程度最高的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这种模块之间的耦合为内容耦合,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汇编程序设计中。
                      内聚
                      内聚是指模块内部各元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例如一个完成多个功能的模块的内聚度就比完成单一功能的模块的内聚度低。内聚度越低,模块的独立性越差。内聚性有以下几种类型:
                      (1)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个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5)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6)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耦合性和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题号导航      2020年下半年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5259人 在线 
    wanghaifen..     38200328@q..     rukunlin@s..     yutianlin1..     LINCEY_205..     victor380@..
    zhongqiang..     w825-163@1..     yuxulong@e..     edjw@163.c..     zzx9920@ya..     czs101@126..
    happy.pine..     cc20060704..     wanghaifen..     hxmtrymybe..     li_jiejia@..     fxa2006@16..
    caojialan@..     yaohaibo03..     xiaxia_025..     junhua_w@s..     14jw@163.c..     agilent_fi..
    mjpxgq@yah..     jsmj666@16..     chaochao_4..     erinlcy@ya..     liweijian1..     1546929@qq..
    xjslzh3068..     sbau1982@1..     waiting_ou..     wangdan198..     sayhito200..     lmzhang102..
    hujunhu200..     nuijiashen..     wxjyhl@163..     lihairen.2..     dengyong18..     635097875@..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