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电子商务设计师 > 2012年下半年 电子商务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8题      
  知识点:   全程电商   ERP系统
  关键词:   ERP        章/节:   电子商务模式与发展       

 
ERP系统中,(28)辅助用户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
 
 
  A.  标准应用模块
 
  B.  客户化修改和二次开发工具
 
  C.  通信系统
 
  D.  系统内核
 
 
 

 
  第20题    2010年下半年  
   46%
阿里巴巴网的模式是“(20)”模式。
  第20题    2015年下半年  
   51%
B2B的主要盈利模式有会员费、按询盘付费、增值服务、线下服务、竞价排名、广告费和(20)。
  第18题    2020年下半年  
   39%
天猫属于B2C网站盈利模式中( )的典型代表。
   知识点讲解    
   · 全程电商    · ERP系统
 
       全程电商
        企业全程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在进行商务活动的各个流程中都导入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全程电子商务需要借助一些系统,用以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重塑内部管理流程和体系结构,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孤立、运作不协调等问题,提高了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企业重心从运作效率到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变,原有的ERP已不足以支撑整个供应链中所有商业流程的集成。SCM的出现,正是企业从内部的纵向集成转到以顾客为中心和外延企业的横向集成的发展。而电子商务是供应链集成的关键,它使供应链的许多核心概念和原理得以有效地实现,这些概念包括:信息共享、多方协作、为供应链的设计(Design for SCM)、为大规模定制的延迟区分(Postponement)、外包和伙伴关系、联合性能测量等等。
        以在线管理服务(SaaS)作为核心应用,帮助企业将经营管理范围延伸到上、下游业务伙伴处,对供应链上的经销商、企业、供销商、客户进行管理,并且与电子商务完全融合。构建出了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让缺乏IT基础的中小企业实现在线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的经销商、企业、供销商、客户的商务协同,同时积极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对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以企业实时经营数据为基础的企业信用基础设施。
        深度融合Web技术,通过SaaS交付模式和电子商务手段,借助互联网进行一站式的全程商务管理,通过管理模式变革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向“下一代”企业转变。
 
       ERP系统
               ERP的定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念,是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的,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软件。除了MRP Ⅱ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标准功能外,还包括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等功能。
               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
               (1)超越MRP Ⅱ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面向对象技术;使用SQL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DI)。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
               ERP是对MRP Ⅱ的超越,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MRP Ⅱ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MRP Ⅱ,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ERP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ERP通过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充分整理、有效传递,使企业的资源在购、存、产、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合理地配置与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从本质上讲,ERP是一套信息系统,是一种工具。ERP在系统设计中可集成某些管理思想与内容,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但是,ERP本身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ERP本身不能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问题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决。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不少企业因为错误地将ERP当成了管理本身,在ERP实施前未能认真地分析企业的管理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而过分地依赖ERP来解决问题。最后,不但老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还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最终导致了ERP实施的失败。企业也因此而伤了元气。正确地认识ERP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就会在ERP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解ERP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ERP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ERP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ERP应用成功的标志是:
               (1)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
               (2)业务流程合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
               (3)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管理改善持续化,企业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
               新一代ERP的核心技术
               为了应对管理软件所面临的变化、知识、分布与集成这四大挑战,解决存在的需求与软件脱节和企业变化快与软件调整难的两大问题,新一代ERP应该采用下面四项核心技术,即软件体系结构、企业建模、集成框架与平台和工作流。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是管理软件发展的关键,体系结构是需求和设计之间反映决策信息的中间过程,软件开发通过问题定义→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几个步骤实现。可见,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的结构信息独立于算法与数据,创建满足系统需要的结构,其本质是模型的层次化。
               基于企业模型来构建是管理软件发展的核心。企业建模是认识企业、描述企业的最科学有效的手段,是准确了解企业需求、定义软件功能和流程的有效方法。它是用户、软件厂商、实施单位交流的媒介和基础平台。同时,企业建模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企业可重用的知识包含在企业模型和模板中,企业模型是企业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企业知识积累的有效方法。基于软件体系结构和企业模型建立管理软件的业务架构已经成为管理软件开发公司重要的核心能力。
               集成框架和平台是企业管理软件发展的蓝图。通过集成平台,将各种软件集成在一个平台下,实现企业管理软件和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扩展软件的服务水平。
               工作流是提高企业管理软件柔性的重要使能技术。通过工作流来管理企业业务流程,使得管理软件中流程与功能分离,克服了传统的设计开发方法的不足——过程和功能集中在一起。软件开发需要经过三次分离:即数据库的分离——成功(理论具备完整的数据库模型),用户接口的分离——没有完全成功(缺乏模型指导)和流程的分离——正在进行(是大势所趋),而工作流正是流程分离的关键技术。
               软件体系结构、企业建模、工作流和集成框架和平台形成了管理软件开发实施的核心技术。同时,必须实现软件开发的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软件管理软件高度可重用和柔性的基础支撑。
               新一代ERP的体系结构
               新一代ERP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基于企业模型和工作流系统来构建的,底层是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和基础组件平台组成的系统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结构。中间层是由工作流系统、集成管理、公共应用服务组件等组成的应用平台。该平台作为ERP以及其他信息系统的构建平台。在这个基础结构之上建立ERP系统,通过ERP的各个功能组件组成核心业务组件框架,而各个行业的ERP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并通过统一的企业入口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新一代ERP的体系结构
               新一代ERP的实施过程包含四个主要阶段: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实现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并且这四个阶段是随着企业战略的不断调整和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循环进行的。
               以企业模型作为底层支撑平台来实施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利用企业建模过程中各阶段模型的演化来推进整体解决方案实施过程的演进,并通过模型演化过程中模型的一致性来保证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性和一致性。在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层次的企业模型作为实施的支撑,下面分别讨论各个阶段基于企业建模的实施步骤,以及各个层次的企业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演化过程。
                      企业业务战略规划
                      面向信息系统实施的企业业务战略规划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企业定位、企业现状分析、制定业务目标与所采用的战略、确定达到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为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业务框架。
                      在这个阶段,首先要根据企业现状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以业务过程为核心、集成包含企业组织结构、资源结构的需求层的企业模型。这个企业模型描述的核心是企业粗线条的业务模型,目标是对企业业务进行现状分析和诊断优化,我们称这个层次的企业模型为业务核心模型。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在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是从企业的业务系统框架到信息系统框架的转化。信息系统框架包含的内容是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数据结构和集成框架,以及信息系统的实施策略、实施方法和实施计划。
                      基于企业建模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就是在模型上完成从需求层的业务核心模型到设计层的信息系统模型的抽取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建立并优化分析好的业务核心模型,从过程模型中根据功能抽离组织出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业务功能和功能结构,并且将过程中涉及的活动、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活动之间的数据流映射成这些功能单元里面的功能操作、功能单元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整个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流,这些功能单元将配置成最后运行的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或者系统组件。将过程模型中活动使用的和传递的各种可以用表单形式表达的数据抽取整理成为信息模型,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关系,同时功能单元之间交互的数据来源于这个信息模型。最后,再根据业务核心模型中描述的业务过程所关联的产品信息、组织信息和资源信息,可以确定未来数据库的系统结构、网络结构,构造信息系统各功能单元之间的集成框架。
                      
                      从业务核心模型到信息系统模型
                      信息系统实施
                      信息系统实施阶段根据实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确定的信息系统框架和实施方法、计划将信息系统搭建或者开发完毕,并且根据需要完成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系统的开发。
                      系统实施相应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对已有系统的重新包装;对系统提供商提供的系统组件进行裁剪组合;对新系统/组件进行编码开发。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与系统培训、运行管理制度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系统日志建立、运行性能评价和信息系统调整等工作。
                      基于工作流模型的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功能,并且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建立有效的系统日志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日志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来评价信息系统的运行性能,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错误和潜在的问题,完成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
   题号导航      2012年下半年 电子商务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