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0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管理员 > 2010年上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9题      
  知识点:   数字数据编码   不归零码   归零码
  关键词:   不归零码        章/节: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在下面的选项中,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归零码的是(19)。
 
 
  A.  用低电平表示二进制0,用高电平表示二进制1
 
  B.  用电平从低到高的跳变表示二进制0,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二进制1
 
  C.  每比特的开始无跳变表示二进制0,有跳变表示二进制1
 
  D.  每比特中间回到0电平表示二进制0,不回到0电平表示二进制1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22题    2014年上半年  
   59%
曼切斯特编码的特点是(22),它的编码效率是(23)。
  第19题    2012年下半年  
   35%
下面是8位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波形图,表示的数据是(19)。
  第24题    2023年上半年  
   0%
将声音信号数字化时,(16)不会影响数字音频数据量。
   知识点讲解    
   · 数字数据编码    · 不归零码    · 归零码
 
       数字数据编码
        在数字信道中传输计算机数据时,要对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重新编码并进行基带传输。
        对于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在基带传输中,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有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如下图所示。
        1)不归零编码
        不归零编码(Non-Return-Zero, NRZ)用低电平表示二进制0,用高电平表示二进制1。不归零编码有单极型不归零编码和双极型不归零编码两种。
        单极型不归零编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如下图所示。
        双极型不归零编码,1码和0码都有电压,1为正电压,0为负电压,正负电压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如下图所示。
        2)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用电平的跳变表示二进制,电平由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二进制1,从低到高的跳变表示二进制0,如下图所示。
        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每比特的开始无跳变表示二进制1,有跳变表示二进制0,如下图所示。
        
        常用编码方案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的最大优点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信号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送给对方,所以这种编码也称为自同步码。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编码效率低。例如,要传送10Mb/s的数据,需要20MHz的脉冲。曼彻斯特编码常用在以太网中,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常用在令牌环网中。
 
       不归零码
        上图所示的不归零码的规律是:当1出现时电平翻转,当0出现时电平不翻转。因而区别1和0的是电平是否翻转。这种代码也叫差分码,用在终端到调制解调器的接口中。这种代码不是自定时的。
 
       归零码
        在归零码中,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因此任意两个码元之间被0电平隔开。这种编码方案有较好的噪声抑制特性。上图表示的是一种双极性归零码。可以看出,从正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表示码元0,从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表示码元1,同时每一位码元中间都有电平转换,使得这种编码成为自定时的编码。
   题号导航      2010年上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9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3323人 在线 
    cxsz111111..     szqfzxy123..     115472160@..     pujerry@12..     316620946@..     616670365@..
    suchi01@si..     q283185351..     htawlh@126..     605061364@..     sd-changyu..     tuchf@icca..
    kingdomtow..     zhangzhime..     greenbirdf..     tlwjjzy@si..     dadola@163..     chenfang61..
    dahai78040..     913389602@..     wzq2008@21..     touri@163...     wenxp07@12..     hn1990313@..
    523179420@..     5442627_fs..     jsgywj.stu..     lxf@fyqyjt..     hans-wu@16..     bingli9880..
    txliang@ts..     love.lixia..     zgxlym123@..     1350611007..     cenyufeng@..     YANGZHIJIE..
    tctmikeche..     chenxiaohw..     caomeidd39..     cw_jun2@si..     108815080@..     hyy49@126...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