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管理员 > 2010年下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7题      
  知识点:   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数制转换   补码   补码表示   原码   原码表示
  关键词:   补码   二进制数   机器码   十六进制   二进制        章/节:   数制及其转换   数据的表示       

 
若用8位机器码表示二进制数-111,则原码表示的十六进制形式为(17);补码表示的十六进制形式为(18)。
 
 
  A.  81
 
  B.  87
 
  C.  0F
 
  D.  FF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8题    2010年下半年  
   51%
若用8位机器码表示二进制数-111,则原码表示的十六进制形式为(17);补码表示的十六进制形式为(18)。
  第2题    2009年下半年  
   48%
二进制数11101.1001对应的八进制数为(2)。
  第12题    2013年上半年  
   43%
与八进制数1706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12)。
 
  第6题    2011年下半年  
   28%
在微机和小型机中通常采用的字母与常用字符编码是(6)。
  第12题    2015年下半年  
   43%
己知x=-31/64,若采用8位定点机器码表示,则[x]原=(12),[x]补=(13)。
  第14题    2012年上半年  
   53%
要判断16位二进制整数x的低三位是否全为0,则令其与十六进制数0007进行(14)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
   知识点讲解    
   · 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 数制转换    · 补码    · 补码表示    · 原码    · 原码表示
 
       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1)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规则
        加法规则:0+0=01+0=10+1=11+1=0(有进位)
        减法规则:0-0=01-0=11-1=00-1=1(有借位)
        乘法规则:0×0=01×0=01×1=10×1=0
        除法规则:0÷1=01÷1=1
        2)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规则
        逻辑与:0×0=00×1=01×0=01×1=1
        逻辑或:0+0=00+1=11+0=11+1=0
        逻辑异或:0⊕0=00⊕1=11⊕0=11⊕1=0
        逻辑非:
        3)原码、反码和补码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第一位为符号位,0为正数,1为负数。为了便于运算,带符号的二进制数有3种编码方法,即原码、反码和补码(小数部分只考虑数值部分)。下列公式中N表示真值,n表示整数部分的位数,m表示小数部分的位数。
        (1)原码。最高位作符号位,其余各位为数值本身的绝对值。
        若N是整数,则
        
        若N是纯小数,则
        
        (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为1,其余对原码各位取反。若N是整数,则
        
        若N是纯小数,则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反码末位加1(丢弃最高位向上的进位)。
        若N是整数,则
        
        若N是纯小数,则
        
        另外,有的计算机编码用移码,常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也就是补码的符号位取反。
        4)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计算机中,处理小数点的方法有两种,即定点和浮点。定点是指数中的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通常把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高位之前或最低位之后,分别为定点小数(纯小数)和定点整数(见下图)。现在整数一般是定点表示,而小数用浮点表示。字长为n的计算机整数的范围为-2n-1~2n-1-1。
        
        数的定点表示
        浮点表示是指数中小数点的位置不固定,或者说是浮动的。浮点数的一般表示形式为
        N=2J×S
        式中,S为数N的尾数;J表示数N的阶码;2为阶码的基数(见下图)。
        
        数的浮点表示
        浮点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数部分,表示小数点浮动的位置;第二部分是尾数部分,表示数的符号和有效位数。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浮点数一般可表示成规格化形式,即尾数为纯小数且最高位与符号位不同值(0.5≤|S|<1)。
        5)十进制的二进制编码(BCD码)
        BCD码就是用几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这种编码既具有二进制数的形式,又具有十进制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的有8421码、2421码和余3码。
        8421码是将十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按自然二进制数的规律排列,且指定前面10种代码依次表示0~9的10个数码。8421码的各位权值是8、4、2、1,其名称也由此而来。2421码与8421码相似,所不同的是其权值依次为2、4、2、1,其编码的方式不唯一,下表中给出其中一种方案。
        余3码是8421码加上3后得到的编码。
        
        十进制数码的二进制代码
        另外,还有一种格雷码,任意两个相邻的代码之间的格雷码仅有1位不同。
 
       数制转换
        1)二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方法:按权展开相加。
        一个数用位置法可表示为
        N=Dn-1Dn-2D2D1D0D-1D-m
        如果是十进制数,则按权展开可表示为
        
        如果是二进制数,则将10换成2就可将一个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如果是十六进制数则将10换成16就可将一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方法:整数部分除2取余数,小数部分乘2取整数。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然后再合并。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十进制数写成按二进制数权的大小展开的多项式,按权值由高到低取各项的系数就可得到相应的二进制数。
        3)十六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方法: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从表8.1中可以看到,4位二进制数正好可以表示所有的十六进制数码,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一位十六进制数表示成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时,从小数点开始向两边展开,每4位转换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与转换为二进制数类似,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用除以16取余和乘16取整的方法。也可以先转换为二进制数,再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补码
        补码的符号表示法和原码相同,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正数的补码和原码、反码相同,就是二进制数值本身。负数的补码是这样得到的:将数值部分按位取反,再在最低位加1。补码的补码就是原码。
        因为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所以采用补码能正确进行加法运算。又因为负数的补码等于反码加1,所以负数的补码具有反码的特性,可以正确进行减法运算,因此补码是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
        由于补码能使符号位与有效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从而简化运算规则,同时它也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进一步简化计算机中运算器的电路,这使得在大部分计算机系统中,数据都使用补码表示。
 
       补码表示
        数值X的补码记作[X],如果机器字长为n,则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其余的n-1位表示数值。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和反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则等于其反码的末尾加1。在补码表示中,0有唯一的编码:[+0]=[-0]=00000000。
 
       原码
        原码表示又称符号-数值表示法。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位用1表示,数值部分保持不变。采用原码表示法简单易懂,用原码进行加法运算可以非常方便、直观地得到正确的运算结果,但如果直接进行减法运算则会出问题。
 
       原码表示
        数值X的原码记为[X],如果机器字长为n(即采用n个二进制位表示数据),则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其余的n-1位表示数值的绝对值。数值零的原码表示有两种形式:[+0]=00000000,[-0]=10000000。
   题号导航      2010年下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7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2878人 在线 
    wisdom.y@1..     xiaopeng_s..     hewenhui12..     xiangqian2..     316658814@..     hujunhu200..
    jixiezheng..     sxy_791214..     csmcsm8866..     vvvd9681@t..     jsli29092@..     juan815@sh..
    yanleiya@1..     1546929@qq..     wsyqgy2005..     zsjthao@16..     aptt1127@1..     xykinkin@1..
    805023188@..     bingli9880..     jzyjs678@1..     bing_quan0..     wurong_ycs..     099804055@..
    wanxiaowan..     likaigreat..     happy_yqb@..     553987795@..     shijieshij..     zibowp@163..
    chenfang61..     wtr999@126..     469317204@..     644544218@..     liuzhangme..     jsyzluanju..
    wugangroom..     mayue_1206..     fxa2006@16..     cpi-changp..     xiaozifanl..     anshizhang..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