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管理员 > 2015年下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2题      
  知识点: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协议   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时延
  关键词:   二进制   后退算法   协议   算法        章/节:   局域网技术基础       

 
以下关于CSMA/CD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2)。按照CSMA/CD协议中的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每次后退的时延大小是(23)。
 
 
  A.  每个结点按预定的逻辑顺序占用一个时间片轮流发送
 
  B.  每个结点发现介质空闲时立即发送,同时检查是否有冲突
 
  C.  每个结点想发就发,没有冲突则继续发送直至发送完毕
 
  D.  得到令牌的结点发送,没有得到令牌的结点等待
 
 
 

 
  第57题    2012年上半年  
   40%
以太网控制策略中有三种监听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
  第23题    2015年下半年  
   50%
以下关于CSMA/CD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2)。按照CSMA/CD协议中的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每次后退的时延大小是(23)。
  第58题    2012年上半年  
   46%
以太网控制策略中有三种监听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
 
  第36题    2021年下半年  
   45%
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是(36),100BASE-T采用的介质是(37)。
  第25题    2019年上半年  
   35%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协议簇的是( )。
  第24题    2013年下半年  
   40%
以太网控制策略中有三种监听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
   知识点讲解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 CSMA/CD协议    · 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 时延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包括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和冲突检测(CD),是IEEE 802.3局域网标准的主要内容。
        CSMA/CD的主要特点是原理简单,实现容易,不需要集中控制;缺点是不能提供优先级控制,各节点争占总线,不能满足远程控制所需要的确定的延时绝对可靠性的要求。
        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采用随机访问和竞争技术(这种技术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网络)。CSMA/CD结构将所有的设备都直接连到同一条物理信道上,该信道负责任何两个设备之间的全部数据传送,因此称信道是以"多路访问"方式进行操作的。站点以帧的形式发送数据,帧的头部含有目的和源地址。帧在信道上以广播方式传输,所有连接在信道上的设备随时都能检测到该帧。当目的地站点检测到目的地址为本站地址的帧时,就接收帧中所携带的数据,并按规定的链路协议给源站点返回一个响应。
        采用这种操作方法时,在信道上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设备在同一瞬间都会发送帧,从而在信道上出现千万帧的重叠而产生差错,这种现象称为冲突。为减少这种冲突,源站点在发送帧之前,首先要侦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发送的载波信号(即进行"载波侦听"),若侦听到信道上有载波信号则推迟发送,直到信道恢复到安静(空闲)为止。另外,还要采用边发送边侦听的技术(即"冲突检测"),若侦听到干扰信号,就表示检测到冲突,于是就要立即停止发送。为了确保冲突的其他站点知道发生了冲突,首先在短时间里持续发送一串阻塞(Jam)码,卷入冲突的站点则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准备重发受到冲突影响的帧。这种技术对发生冲突的传输能迅速发现并立即停止发送,因此能明显减少冲突次数和冲突时间。
 
       CSMA/CD协议
        CSMA/CD是一种适用于总线结构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IEEE 802.3的核心协议。CSMA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站发送的载波信号,若有,则说明信道正忙;否则信道是空闲的。然后根据预定的策略决定:
        .若信道空闲,是否立即发送。
        .若信道忙,是否继续监听。
               监听算法
               监听算法并不能完全避免发送冲突,但若对以上两种控制策略进行精心设计,则可以把冲突概率减到最小。据此,有以下3种监听算法。
               1)非坚持型监听算法
               当一个站准备好帧,发送之前先监听信道:
               ①若信道空闲,立即发送;否则转②。
               ②若信道忙,等待一个由概率分布决定的随机重发延迟后,重复①。
               由于等待了一个由概率分布决定的随机重发延迟,从而减少了冲突的概率;然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延迟而使信道闲置一段时间,这使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且增加了发送时延。
               2)1-坚持型监听算法
               当一个站准备好帧,发送之前先监听信道:
               ①若信道空闲,立即发送;否则转②。
               ②若信道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后立即发送。
               这种算法的优缺点与前一种正好相反:有利于抢占信道,减少信道空闲时间;但是多个站同时都在监听信道时必然发生冲突。
               3)P-坚持型监听算法
               P-坚持型监听算法吸取了以上两种算法的优点,但较为复杂。
               ①若信道空闲,以概率P发送,以概率(1-P)延迟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时间单位等于网络传输时延期τ。
               ②若信道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转①。
               ③若发送延迟一个时间单位τ,则重复①。
               冲突检测(CD)原理
               载波监听只能减小冲突的概率,而不能完全避免冲突。当两个帧发生冲突后,若继续发送,将会浪费网络带宽。如果帧比较长,对带宽的浪费就很可观。为了进一步改进带宽的利用率,发送站应采取边发边听的冲突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①发送期间同时接收,并把接收的数据与站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
               ②若比较结果一致,说明没有冲突,重复①。
               ③若比较结果不一致,说明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发送一个简短的干扰信号(Jamming),使所有站都停止发送。
               ④发送Jamming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长的时间,重新监听,再试着发送。
               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按照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后退时延的取值范围与重发次数n形成二进制指数关系。随着重发次数n的增加,后退时延tζ的取值范围按2的指数增大。即第一次试发时n的值 为0,每冲突一次,n的值加1,并按式(4-5)计算后退时延,即
               
               为了避免无限制的重发,要对重发次数n进行限制。通常当n增加到某一个最大值时停止发送,并向上层协议报告发送错误,等待处理。
               CSMA/CD的实现
               对于基带总线和宽带总线,CSMA/CD的实现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差别。
               差别一是载波监听的实现。对于基带系统,是检测电压脉冲序列。对于宽带系统,监听站接收RF载波以判断信道是否空闲。
               差别二是冲突检测的实现。对于基带系统,是把直流电压加到信号上来检测冲突。对于宽带系统,有几种检测冲突的方法。方法之一是把接收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逐位比较;另一种方法用于分裂配置,由端头检查是否有破坏了的数据,这种数据的频率与正常数据的频率不同。
 
       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按照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后退时延的取值范围与重发次数n形成二进制指数关系。随着重发次数n的增加,后退时延tζ的取值范围按2的指数增大。即第一次试发时n的值 为0,每冲突一次,n的值加1,并按式(4-5)计算后退时延,即
        
        为了避免无限制的重发,要对重发次数n进行限制。通常当n增加到某一个最大值时停止发送,并向上层协议报告发送错误,等待处理。
 
       时延
        时延(Delay)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1)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到目的站点开始接收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输时间是变化的。例如,电磁波在光纤、微波信道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0 000km,而在一般电缆中的速度约为光速的2/3。
        (2)发送时延。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一个站点开始接收数据到数据接收结束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3)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是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处理时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排队时延。排队时延是数据在交换结点等候发送在缓存的队列中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4)总时延。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三种时延之和,即
        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
   题号导航      2015年下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2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