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安全工程师 > 2021年下半年 信息安全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7题      
  知识点:   国产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   知识产权
  关键词:   分组密码   密码算法   知识产权   算法        章/节:   常用密码算法   VPN 类型和实现技术       

 
国产密码算法是指由国家密码研究相关机构自主研发,具有相关知识产权的商用密码算法。以下国产密码算法中,属于分组密码算法的是()。
 
 
  A.  SM2
 
  B.  SM3
 
  C.  SM4
 
  D.  SM9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2题    2018年上半年  
   45%
近些年,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标识密码算法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国密标准中的标识密码算法是( )。
  第11题    2024年下半年  
   0%
近些年,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标识密码算法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国密标准中的标识密码算法是( )。
  第67题    2018年上半年  
   53%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分组长度为( )比特。
 
  第53题    2024年下半年  
   0%
按照VPN在TCP/IP协议层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链路层VPN、网络层VPN、传输层VPN。以下属于网络层VPN实现方式的是()。
  第38题    2022年下半年  
   38%
IPSec VPN 的功能不包括()。
  第53题    2024年下半年  
   0%
按照VPN在TCP/IP协议层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链路层VPN、网络层VPN、传输层VPN。以下属于网络层VPN实现方式的是()。
   知识点讲解    
   · 国产密码算法    · 密码算法    · 知识产权
 
       国产密码算法
        国产密码算法是指由国家密码研究相关机构自主研发,具有相关知识产权的商用密码算法。1999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商用密码,是指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所使用的密码技术和密码产品。”目前,已经公布的国产密码算法主要有SM1分组密码算法、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3密码杂凑算法、SM4分组算法、SM9标识密码算法。各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的特性统计如下表所示。
        
        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特性统计表
        其中,SM1算法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
        SM2算法基于椭圆曲线,应用于公钥密码系统。对于一般椭圆曲线的离散对数问题,目前只存在指数级计算复杂度的求解方法。与大数分解问题及有限域上离散对数问题相比,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求解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在相同安全程度的要求下,椭圆曲线密码较其他公钥密码所需的密钥规模要小得多。SM2算法可以用于数字签名、密钥交换、公钥加密。详见GM/T 0009—2012《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
        SM3杂凑算法对长度为ll<264)比特的消息m,经过填充、迭代压缩,生成杂凑值,杂凑值输出长度为256比特。详见GM/T0004—2012《SM3密码杂凑算法》。
        SM4密码算法是一个分组算法。该算法的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加密算法与密钥扩展算法都采用32轮非线性迭代结构。数据解密和数据加密的算法结构相同,只是轮密钥的使用顺序相反,解密轮密钥是加密轮密钥的逆序。详见GM/T0002—2012《SM4分组密码算法》。
        SM9是标识密码算法。在标识密码系统中,用户的私钥由密钥生成中心(KGC)根据主密钥和用户标识计算得出,用户的公钥由用户标识唯一确定,因而用户不需要通过第三方保证其公钥的真实性。与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系统相比较,标识密码系统中的密钥管理环节可以得到简化。SM9可支持实现公钥加密、密钥交换、数字签名等安全功能,详见GM/T0044—2016《SM9标识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
        VPN的核心技术是密码算法,VPN利用密码算法,对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变换,从而确保网络上未授权的用户无法读取该信息。目前,除了国外的DES、AES、IDE、RSA等密码算法外,国产商用密码算法SM1、SM4分组密码算法、SM3杂凑算法等也都可应用到VPN。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又称为智慧财产权,是指人们因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可分为"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版权)两类。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项内容。此外,商业秘密、微生物技术、遗传基因技术等也属于工业产权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作品。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指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计算机软件的客体指著作权法保护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条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条的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
               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人身权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两种权利: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软件著作人还享有发表权和开发者身份权。发表权是指是否公布软件作品的权利。开发者身份权又称为署名权,指软件作者在作品中署自己名字的权利。
               2)计算机软件的著作财产权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财产权是指能够给著作权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通常是指由软件著作权人控制和支配,并能够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权利。主要内容有使用权、复制权、修改权、发行权、翻译权、注释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转让权等。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保护期满,除开发者身份权外,其他权利终止。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单位终止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公民死亡且无合法继承人时,除开发者身份权外的其他权利进入公有领域。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1)软件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软件著作权属于作者。《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
               2)职务开发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当公民作为某单位的雇员时,如其开发的软件属于执行本职工作的结果,则软件著作权应当归单位享有。若开发的软件不是执行本职工作的结果,其著作权不属于单位享有;如果该雇员主要使用了单位的设备,按照《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3条第3款的规定,不能属于该雇员所有。
               3)合作开发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订立协议,共同开发完成的软件属于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一般是共同享有,合作开发者不能单独行使转让权。如果有软件著作权的协议,则按照协议确定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4)委托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受委托创作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5)接受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接受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归属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实行;未明确约定的,著作权属于实际完成软件开发的单位。
               6)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体变更后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因主体变更引起的变化有以下几种。
               .公民继承的软件权利归属:合法继承人享有除署名权外的其他权利。
               .单位变更后软件权利归属: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权利转让后的软件著作权归属:权利转让根据签订的合同规定各方的权利。
               .司法判决、裁定引起的软件著作权归属问题:根据法律的判决来执行。
               .保护期届满权利丧失。
               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有: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发表或登记其软件的;将他人的软件当作自己的软件发表或登记的;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发表或者登记的;在他人开发的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开发的软件上的署名的;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许可,修改或翻译其软件的;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侵权行为有:复制或部分复制著作权人软件的;向公众发行、出租著作权人软件的;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许可他人行使或者转让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侵权行为触犯法律的,侵权者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权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秘密被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熟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侵犯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的行为。
               (4)第三方在明知前述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从侵权人那里获取或使用他人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的行为。该行为属于间接侵权。
               专利权
               发明创造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我国专利法主要保护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第1款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获得专利的实质条件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专利申请采用书面形式,一项专利申请文件只能申请一项专利。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图片或照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人。专利局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一个必要程序是初步审查,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之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专利局可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自申请之日起3年内,专利局可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是依法审查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0年。
   题号导航      2021年下半年 信息安全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7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8791人 在线 
    fangli0813..     Dcl-2008-h..     cenyufeng@..     lmzhg888@1..     wh_wxf@163..     hanqingwei..
    leibaozhon..     cxqchen@ho..     qiao_hx@16..     wds@dc-pol..     zsy851@soh..     ahaqzhafud..
    fangayyz@1..     szqfzxy123..     liuting_55..     qiao_hx@16..     huakaixy@1..     czh1973@12..
    hans-wu@16..     pangliyuan..     zxd123008@..     wds@dc-pol..     tiw118@163..     jinlanzi85..
    songweizlj..     xueyusongq..     fzmzf@163...     lilujun.20..     mxm582@163..     412225214@..
    caohzou@12..     panjian818..     wj_1129@16..     chenya@thu..     cwm222@163..     fengyenan1..
    erica@tair..     dongguanxi..     lifeng7572..     q283185351..     sdwfr1973@..     gao2008po@..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