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 2021年上半年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下午试卷 论文
  第2题      
  知识点:   运维   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论IT服务质量管理
IT运维服务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SLA的完成,提高运维服务水平所做的一系列活动。
 
问题:2.1   请以“IT服务质量管理”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过的某运行维护服务项目的基本情况(背景、目的、组织结构、周期、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交付成果等),并说明你在其中承担的工作。
2.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围绕以下要点论述你对IT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识。
(1)运维服务质量管理策划的主要活动;
(2)常见的质量实施和检查的活动;
(3)基于PDCA实施方法进行运维服务质量改进的步骤。
3.请结合论文中所提到的运行维护服务项目,介绍你是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的(可叙述具体做法),并总结你的心得体会。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知识点讲解    
   · 运维    · 服务水平    · 服务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
 
       运维
        运维是运行维护的简称,是一种IT服务形态。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 29264-2012)中,对运行维护服务(oper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给出的定义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相关的支持和服务。运维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依赖于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其范围可以是单个IT基础设施的运维,也可以是整体IT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总体运维。运维服务交付内容主要包括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 29264-2012)中,将运行维护服务分成基础环境运维、硬件运维服务、软件运维服务、安全运维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和其他运行维护服务六类,每类运维服务及其说明见下表。
        
        运维服务分类与代码
        
        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运维服务需要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并确保提供的运行维护服务符合与需方约定的质量要求。因此,具备相应运维服务能力是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必要条件,比如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事故和问题经验、提供知识的积累和共享手段、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提高组织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等等。在《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8827.1-2012)中给出了供方运维服务的能力模型,该模型定义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模型也给出了供方为持续提升运维能力的管理方法。
 
       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是体现设备商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一个网络的可靠运营。对设备的定期巡检、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对设备问题的快速定位和及时处理、对客户的定期培训和交流等都会间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管理遵循云计算服务等级协议要求,按照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进行服务质量审核与管理,如果服务质量没有达到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协议要求,自动化地进行动态资源调配,或者给出资源调配建议由管理者进行资源的调派,以满足服务等级协议的要求。
 
       质量管理
        ISO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2000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些定义表明质量是通过实体来体现的,质量的实体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ISO将质量管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2000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2000对质量保证的定义是:“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也就是,质量保证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我国国家标准GB/T 1900—2000对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安装过程。
        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项目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过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分解为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个过程。
        (1)质量计划编制。是指确定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决定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
        (2)质量保证。是定期评估总体项目绩效的活动之一,以树立项目能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的信心。
        (3)质量控制。是指监控具体的项目结果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确定方法来消除绩效低下的原因。
        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两门学科都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1)顾客的满意程度。强调对顾客的需求深刻理解、认真评估、准确定义和严格管理,以便与顾客的期望相符。这就要求既符合要求(项目交付的产品要与它宣布将交付的产品相符)又适于使用(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要满足实际需求)。
        (2)预防胜于检查。强调预防比检查更重要。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检查所发现错误的纠正代价。
        (3)管理层的责任。成功需要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参与,然而提供取得成功所需的资源却仍然是管理层的职责。
        (4)持续改进。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循环是质量改进的基础。执行组织采取的质量改进措施,不仅会改善项目管理的质量,而且也会改进项目产品的质量。
   题号导航      2021年上半年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下午试卷 论文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第2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6121人 在线 
    sunshine-y..     alence_122..     wzh8238473..     sueua@qq.c..     liangyun@g..     alyssa196@..
    liuguo1970..     598825446@..     hwf228@163..     fanhaitao0..     xk@cimr.co..     754291844@..
    hanshifeng..     wang12521@..     sunyanan20..     liqiangyyy..     631357578@..     c.xue@biol..
    qunlan163@..     yxtao0532@..     hktk_lk@16..     koujia2000..     wu_di999@s..     xljiang@wh..
    xuzhongdon..     mise.love@..     lingxiao02..     583033869@..     greenbirdf..     zhaoq0528@..
    tianzhi200..     bxtyfdc@12..     likaigreat..     lilujun.20..     guanketao@..     316620946@..
    xzq0504@ya..     pjcg2007@1..     zuohanqi@1..     hyy49@126...     lxpxueping..     XIAMENLIUL..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