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8题      
  知识点:   执行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
  关键词: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   质量保证        章/节: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以下关于软件质量保证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A.  软件质量保证应构建以用户满意为中心,能防患于未然的质量保证体系
 
  B.  软件质量保证是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提供整个软件产品的适用性证明
 
  C.  在质量保证过程中,产品质量将与可用的标准相比较,也与不一致产生时的行为相比较
 
  D.  软件质量保证是一个审查与评估的活动,用以验证与计划、原则及过程的一致性
 
 
 

 
  第31题    2014年上半年  
   20%
以下有关质量保证的叙述中,(31)是错误的。
  第53题    2012年上半年  
   56%
项目质量保证说明书在所有的项目中要提供项目内部和外部的质量保证,其目的是(53)。
  第47题    2010年上半年  
   60%
质量计划的工具和技术不包括(47)。
   知识点讲解    
   · 执行质量保证    · 软件质量保证    · 质量保证
 
       执行质量保证
        执行质量保证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它是一个执行过程,使用质量控制过程产生的数据。质量保证是一项管理职能,应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期。
        质量保证往往由质量保证部门或类似部门提供。该部门还要向项目团队、执行组织管理层、客户或发起人以及其他未主动参与工作的干系人提供质量保证支持。执行质量保证也为持续过程改进创造条件。通过持续过程改进可以减少浪费、消除非增值活动,使各过程在更高的效率和效果水平上运行。
        输入
        1.质量管理计划
        说明如何在项目中执行质量保证。
        2.质量度量指标
        3.过程改进计划
        4.批准的变更请求
        需要对批准的变更请求进行分析,分析其对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和质量检查单的影响,批准的变更请求是质量保证的重要输入,可用于质量审计、质量评审及过程分析等。
        5.质量控制测量
        质量控制测量是质量控制活动反馈给质量保证过程的结果,用于重新评估和分析执行组织的质量标准和过程。
        6.工作绩效信息
        工作绩效信息是质量保证重要的输入,包括项目可交付物、纠正措施和绩效报告,可用于质量审计、质量评审和过程分析等。
        7.实施的变更请求
        8.实施的纠正措施
        9.实施的缺陷修复
        10.实施的预防措施
        工具与技术
        1.质量规划工具与技术
        质量规划过程的工具与技术也适用于质量保证过程。
        2.质量审计
        质量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结构化审查,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质量审计的目标是:
        .识别正在实施的最佳实践。
        .识别差距和不足。
        .分享所在组织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率。
        .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的经验教训积累做出贡献。
        采取后续措施纠正问题将降低质量成本,并提高发起人或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接受度。质量审计可事先安排,也可随机进行,可由内部或外部的审计师进行。
        质量审计还可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纠正措施、缺陷修复、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3.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是指按过程改进计划中的步骤来识别所需的改进。它也要检查过程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现的非增值活动。过程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分析,即识别问题,探究根本原因,并制订预防措施的一种技术。
        4.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
        见执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说明。
        输出
        1.请求的变更
        质量改进包括采取措施来提高执行组织的质量政策、过程及程序的效率和效果。可以提出变更请求,并提交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处理。
        2.建议的纠正措施
        质量改进包括建议纠正措施,以提高执行组织的效率和效力。纠正措施是指在进行质量保证活动(如审计和过程分析)后建议采取的措施。
        3.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标准。
        4.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和进度管理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包括与以下7个主要活动相关的各种任务。
        (1)应用技术方法。软件质量保证首先从一组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始,这些方法和工具帮助分析人员形成高质量的规格说明和高质量的设计。
        (2)进行正式的技术评审。这是一种由技术人员实施的程式化会议,其唯一的目的是揭露质量问题。
        (3)测试软件。软件测试组合了多种测试策略,这些测试策略带有一系列有助于有效地检测错误的测试用例及设计方法。
        (4)标准的实施。多数情况下,标准由客户或某些章程确定。与标准是否一致的评估可以被软件开发者作为正式技术评审的一部分来进行。
        (5)控制变更。变更控制过程通过对变更的正式申请、评价变更的特性和控制变更的影响等直接提高软件的质量。变更控制应用于软件开发期间和较后的软件维护阶段。
        (6)计量。其包括某些技术上的和面向管理的计量。
        (7)记录保存和报告。为软件质量保证提供收集和传播软件质量保证信息的过程。评审、监察、变更控制、测试和其他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结果必须变成项目历史记录的一部分,并且应当把它传播给需要知道这些结果的开发人员。
 
       质量保证
        系统质量是指反映系统或产品满足规定或隐含需求的能力的特征和特性全体。软件质量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的独立的检查活动,由质量保证、质量规划和质量控制三个主要活动构成。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系统或软件产品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开发高质量的系统。
               质量特性
               讨论系统质量首先要了解系统的质量特性。已经有多种软件质量模型来描述软件质量特性,目前较多采用的如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和Mc Call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9126已经被ISO/ICE 25010系统和软件质量模型所取代,其主要改进包括将兼容性作和安全性作为质量特性,ISO/IEC 25012数据质量模型与ISO/IEC 25030使用质量模型作为补充。
                      ISO/ICE 25010系统和软件质量模型
                      ISO/ICE 25010系统和软件质量模型包含8个质量特性,每个特性由一组相关的质量子特性组成,如下图所示。该产品质量模型既可以用于软件,又可以用于任何包含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产品质量模型
                      其中,各质量特性和质量子特性的含义如下。
                      (1)功能适合性(functional suitability)。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的存在有关的一组属性。功能是指满足规定或隐含需求的那些功能。
                      .功能完整性(functional completeness):与对规定任务和用户目标加以实现的功能是否完整有关的属性。
                      .功能适当性(functional appropriateness):与对规定任务和用户目标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是否适合有关的属性。
                      .功能正确性(functional correctness):与能够得到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有关的产品或系统属性。
                      (2)性能效率(performance efficiency)。在规定条件下,系统的性能水平与所用资源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
                      .时间特性(time behavior):与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软件执行其功能时的吞吐量有关的属性。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与系统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量以及使用资源的类型有关的属性。
                      .容量(capacity):与系统满足特定需求时指标参数的最大限制有关的属性。
                      (3)兼容性(compatibility)。与系统或组件与其他系统或组件进行信息交换,或在不同软硬件环境中执行所需功能有关的一组属性。
                      .共存性(co-existence):与同其他系统运行在同一环境使用相同的资源而不相互影响的能力相关的属性。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与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操作的能力相关的属性。
                      (4)易用性(usability)。与为使用所需的努力和由一组规定或隐含的用户对这样使用所作的个别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
                      .可识别性(appropriateness recognizability):与用户识别系统是否满足需求有关的属性。
                      .易学性(learnability):与用户为学习使用产品(例如操作控制、输入、输出)的有效性、效率、风险和满意度相关的属性。
                      .易操作性(operability):与用户为进行操作和操作控制所付出的努力有关的属性。
                      .错误防御(user error protection):与阻止用户错误输入有关的属性。
                      .界面美观性(user interface aesthetics):与系统用户界面使用户进行愉快满意交互有关的属性。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与用户可访问系统完成特定目标的范围和能力有关的属性。
                      (5)可靠性(reliability)。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系统维持在其性能水平有关的能力。
                      .成熟性(maturity):与正常操作情况下满足可靠性需求有关的属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与系统运行可用使用能力有关的属性。
                      .容错性(fault tolerance):与在系统错误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指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属性。
                      .易恢复性(recoverability):与在故障发生后,重新建立其性能水平并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到此目的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有关的属性。
                      (6)安全性(security)。与避免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有关的系统属性。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与系统确保只有授权才能访问其数据能力有关的属性。
                      .完整性(integrity):与系统防止未经授权对数据和程序进行访问和修改能力有关的属性。
                      .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与对系统使用行为及发生时间真实性有关的属性。
                      .可审计性(accountability):与对系统使用行为进行追踪有关的属性。
                      .真实性(authenticity):与证明主体或资源身份是所声称的身份有关的属性。
                      (7)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与进行规定的修改所需要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模块性(modularity):与所组成系统的模块独立性有关的属性。
                      .可复用性(reusability):与模块用于其他系统有关的属性。
                      .易分析性(analyzability):与为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或为判定待修改的部分所需努力有关的属性。
                      .易修改性(modifiability):与进行修改、排错或适应环境变换所需努力有关的属性。
                      .易测试性(testability):为确认经修改系统所需努力有关的属性。
                      (8)可移植性(portability)。与系统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与系统转移到不同环境时的处理或手段有关的属性。
                      .易安装性(installability):与在指定环境下对系统进行安装/卸载所需努力有关的属性。
                      .易替换性(replaceability):与一产品在该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可能和努力有关的属性。
                      Mc Call软件质量模型
                      Mc Call软件质量模型从软件产品的运行、修正、转移三个方面确定了11个质量特性,如下图所示。Mc Call也给出了一个三层模型框架,第一层是质量特性,第二层是评价准则,第三层是度量指标。
                      
                      Mc Call软件质量模型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系统或产品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在系统质量方面强调三个要点:首先系统必须满足用户规定的需求,与用户需求不一致的系统,就无质量可言;其次系统应遵循规定标准所定义的一系列开发准则,不遵循这些准则的系统,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最后系统还应满足某些隐含的需求,例如希望有好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等,而这些隐含的需求可能未被明确地写在用户规定的需求中,如果系统只满足它的显性需求而不满足其隐含需求,那么该系统的质量是令人担忧的。
               质量保证包括7个主要活动相关的各种任务,分别是应用技术方法、进行正式的技术评审、测试系统、标准的实施、控制变更、度量(metrics)、记录保存和报告。
   题号导航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