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5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44题      
  知识点:   风险识别   结构化方法   有效性
  关键词:   风险识别   结构化方法   有效性   风险        章/节: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方法以便使风险识别的过程系统化、全面化,保证组织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风险识别,目的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质量和有效性
 
 
  A.  风险影响力评估
 
  B.  风险类别
 
  C.  风险概率分析
 
  D.  风险管理的角色界定
 
 
 

 
  第46题    2020年下半年  
   52%
()不属于识别风险过程的成果。
  第58题    2008年上半年  
   31%
下面是管理项目时可能出现的四种风险。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管理好(58),将会造成最长久的影响。
  第19题    2023年下半年  
   100%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知识点讲解    
   · 风险识别    · 结构化方法    · 有效性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风险识别活动的参与者可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风险管理团队、客户、项目团队之外的专家、最终用户、其他项目经理、干系人和风险管理专家,应鼓励全体项目人员参与风险识别工作。
        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因为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随着项目的进展,新的风险可能产生或为人所知。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对风险进行描述,确保可以把项目中一个风险事件的影响与其他事件进行比较。
        输入
        1.项目范围说明书
        在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可查到项目假设条件,假设条件中的不确定性应作为潜在的项目风险。
        2.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向风险识别过程提供一些关键输入,包括角色与职责分配、已列入预算与进度计划的风险管理活动,以及可能以风险分解结构表示的风险类别。
        3.项目管理计划
        风险识别过程也要求对项目管理计划中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管理计划有充分的理解,还应对其他知识领域的输出进行审查,以确定整个项目中可能的风险。
        4.企业环境因素
        可能影响风险识别过程的企业环境因素包括:
        .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商业数据库;
        .学术研究资料;
        .标杆和行业研究资料;
        .风险态度。
        5.组织过程资产
        可能影响风险识别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
        .项目档案,包括实际数据;
        .组织和项目的流程控制规定;
        .风险描述的模板;
        .经验教训。
        工具与技术
        1.文档审查
        对项目文档(包括各种计划、假设条件、以往项目档案和其他信息)进行结构化审查。项目计划的质量以及项目计划与项目需求和假设条件的匹配程度都是项目的风险指示器。
        2.信息收集技术
        可用于风险识别的信息收集技术包括:
        .头脑风暴
        .德尔菲技术
        .访谈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SWOT分析)
        3.核对表分析
        可以根据以往类似项目或从其他渠道积累的历史信息与知识,编制风险识别核对表。也可用风险分解结构的底层作为风险核对表。虽然核对表简单易用,但人们无法编制出一个非常全面的核对表,所以应特别注意未在核对表中列出的事项。
        4.假设分析
        假设分析是检验假设条件在项目中的有效性,并识别因其中的错误、变化、矛盾或片面性而造成的风险。
        5.图解技术
        风险图解技术可包括:
        .因果图:用于识别风险的起因。
        .系统或过程流程图:显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因果传导机制。
        .影响图:表示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时间顺序以及其他关系。
        输出
        风险登记册
        风险识别过程的主要输出是风险登记册的最初内容。随着其他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风险登记册中所包含的信息也逐渐增加。最初的风险登记册包括如下内容:
        .已识别风险列表。对已识别风险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
        .潜在应对措施列表。在识别风险过程中,有时可识别出风险的潜在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可作为风险应对规划的输入。
        .风险根本原因。导致风险的基本条件或事件。
        .更新的风险分类。识别风险的过程可能会为风险类别列表增加新的风险类别。基于风险识别过程,可以对风险规划过程中开发出来的风险分解结构进行增强或修正。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属于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性、信息隐蔽等。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包括了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ing, SP)等方法。本章后续介绍的分析、设计、测试等内容,都是以结构化方法为基础的。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结构化方法强调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面向用户的观点。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联系,从调查研究入手,充分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业务活动,不断地让用户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校准工作方向。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
               (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
               (4)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在系统设计中,把系统的可变更性放在首位。
               (5)工作成果文献化、文档化。
               结构化分析
               SA方法使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直至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止。SA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及判定树等。
               SA方法的步骤如下:
               (1)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
               (2)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
               (3)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
               (4)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
               (5)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
               (6)选择一种方案。
               (7)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结构化设计
               SD方法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它通常与SA方法衔接起来使用,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得到软件的模块结构。SD方法尤其适用于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的目标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它从整个程序的结构出发,利用模块结构图表述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
               SD方法的步骤如下:
               (1)评审和细化数据流图。
               (2)确定数据流图的类型。
               (3)把数据流图映射到软件模块结构上,设计出模块结构的上层。
               (4)基于数据流图逐步分解高层模块,设计中下层模块。
               (5)对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得到更为合理的软件结构。
               (6)描述模块接口。
               SD方法的设计原则是:
               (1)使每个模块执行一个功能(坚持功能性内聚)。
               (2)每个模块使用过程语句(或函数方式等)调用其他模块。
               (3)模块间传送的参数作为数据使用。
               (4)模块间共用的信息(如参数等)尽量少。
               结构化方法的缺点
               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工程化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不足和局限性:
               (1)开发周期长。一方面使用户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得到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物理系统,另一方面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早期的结构化方法注重系统功能,兼顾数据结构的方面不多。
               (3)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于锁定功能要求。
               这些问题在应用中有的已经解决,同时也产生了其他一些方法,例如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等。
 
       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户获得满足准确度和完整性要求的规定目标的能力。
   题号导航      2015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44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