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60题      
  知识点:   风险应对规划   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风险应对   可靠性   信息系统   子系统   风险        章/节: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在一个子系统中增加冗余设计,以增加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这种做法属于风险应对策略中的(60)方法。
 
 
  A.  避免
 
  B.  减轻
 
  C.  转移
 
  D.  接受
 
 
 

 
  第63题    2018年下半年  
   27%
小王在设计测试用例时,由于忽视了边界条件、异常处理等情况,没有完全覆盖需求。这类风险属于测试工作中的()
  第47题    2014年下半年  
   41%
某系统集成企业迫于经营的压力,承接了一个极具技术风险的项目,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为此调用了公司最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组织项目组..
  第48题    2022年下半年  
   46%
应对可能对项目目标存在消极影响和威胁的风险,不宜采用的策略是()。
   知识点讲解    
   · 风险应对规划    · 可靠性    · 系统的可靠性
 
       风险应对规划
        风险应对规划过程是针对项目目标,制订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在风险应对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风险的优先级来制订应对措施,并把风险应对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加进项目的预算、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中,还应确定和分配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风险应对责任人。
        输入
        1.风险登记册
        风险登记册最初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形成,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过程中进行了更新。风险应对规划过程需要风险登记册中的所有内容作为输入。
        2.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角色和职责、风险分析定义、审查时间安排以及关于低、中、高风险的风险临界值。风险临界值有助于识别需要特定应对措施的风险。
        工具与技术
        1.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
        有三种典型的方法可用来应对消极风险或威胁:
        .回避。指改变项目管理计划,以完全消除威胁。项目经理可以把项目目标从风险的影响中分离出来,或改变受到威胁的目标(如延长进度、改变策略或缩小范围)。最极端的回避策略是取消整个项目。在项目早期出现的某些风险,可以通过澄清需求、获得相关信息、改善沟通或取得专有技能来加以回避。
        .转移。指把某风险的部分或全部消极影响连同应对责任转移给第三方。转移风险只是把风险责任转移给另一方,而并非消除风险。转移风险对处理风险的财务问题最有效,需要向风险承担者支付风险费用。风险转移的方法包括保险、履约保函、授权、担保书和保证书等。
        .减轻。指把不利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前采取行动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比风险发生后的补救往往要有效得多。减轻措施的例子有采用更简单的流程、进行更多的测试、选择更稳定的供应商、开发原型等。
        2.积极风险或机会的应对策略
        对积极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以下三种:
        .开拓。旨在消除与某个特定积极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确保机会肯定出现。直接开拓包括把组织中最有能力的资源分配给项目来缩短完成时间或节约成本。
        .分享。指把应对机会的部分或全部责任分配给最能为项目利益抓住该机会的第三方,使项目受益,各方受益。如建立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为特殊目的成立公司或联营体等。
        .提高(强化)。提高机会的发生概率和积极影响。识别那些会影响积极风险发生的关键因素,并使这些因素最大化,可以提高机会的发生概率。如为尽早完成活动而增加资源。
        3.适用威胁和机会的应对策略
        既适用威胁又适用机会的应对策略为接受。
        项目团队已经决定不通过改变项目管理计划来应对风险,或者无法找到任何其他的合理应对策略。该策略可以是被动的或主动的。被动地接受风险,只需记录本策略,待风险发生时再由项目团队进行处理。最常见的主动接受策略是建立应急储备,安排一定时间、资金或资源来应对风险。
        4.应急应对策略
        可以针对某些特定事件,专门设计一些应对措施。对于有些风险,项目团队可以制订应急应对策略,即只有在某些预定条件发生时才能实施的应对计划。如果确定风险的发生会有充分的预警信号,就应该制订应急应对策略。应对促发应急策略的事件进行定义和跟踪,如未实现的阶段里程碑或获得供应商更高程度的重视。
        输出
        1.风险登记册(更新)
        在风险规划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并记录到风险登记册。此时风险登记册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受影响的项目领域(如WBS要素)、风险起因(如RBS要素),及其对项目目标的潜在影响。
        .风险责任人及其职责。
        .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过程的输出,包括项目风险的优先级排序及概率分析。
        .一致认同的应对策略。
        .执行选定的应对策略所需的具体行动。
        .风险发生时的预警信号。
        .执行应对策略所需的预算和进度活动。
        .应急计划以及启动应急计划的触发器。
        .回退计划,以便在风险发生并且主要应对措施无效时使用。
        .残余风险(采取预定应对措施以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和已经有意接受的风险。
        .次生风险(执行风险应对措施而直接导致的风险)。
        .应急储备(根据项目定量风险分析以及组织的风险临界值计算出来)。
        2.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风险应对策略一经认可,则需要根据增加的应对活动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更新,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进度、成本、质量、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等。
        3.风险相关的合同决策
        本过程可能做出转移风险的决策,如采用保险协议、服务协议和其他协议。相关的合同决策可能是减轻或转移部分或全部威胁的需要,也可能是提高或分享部分或全部机会的需要。选定的合同类型也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机制。在许多情况下,成本补偿合同可以把成本风险转移给买方,而总价合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卖方。这些决策是采购规划过程的输入。
 
       可靠性
        (1)完备性。完备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完备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2)连续性。连续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连续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3)稳定性。稳定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稳定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4)有效性。有效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有效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5)可追溯性。可追溯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可追溯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只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这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在工作时,应当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予以考虑,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是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和平均维护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前者指平均的系统前后两次发生故障的间隔时间,后者指发生故障后平均没修复所需要的时间。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越长,系统可靠性就越高;系统平均维护时间越短,则说明系统的可维护性就越高。
        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采取多种相应的措施,可以选用可靠性较高的设备;在设计中尽可能地避免出错,在程序中设置各种检验措施,防止误操作和非法使用;采取软件和硬件的各种安全保障措施和操作,例如,对输入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建立运行日志和审计跟踪,规定文件存取权限以及定期备份,等等。
   题号导航      201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60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