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 202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硬件   电子政务   维护   信息化   运维

 
 某信息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软硬件数量越来越庞大,信息中心现有人员已无法支撑所有运维工作,部分电子政务平台运维工作需要进行外包托管。
 
问题:1.1   (6分)
请指出信息中心规避运维外包风险应该采取的措施。
 
问题:1.2   (6分)
信息中心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请指出知识管理包含的主要活动。
 
问题:1.3   (3分)
请从候选答案中选择与发布管理流程关联的三个管理流程,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选对1个给1分,超过3个不得分)
A.成本管理
B.变更管理
C.配置管理
D.容量管理
E.问题管理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下一题 
 

   知识点讲解    
   · 硬件    · 电子政务    · 维护    · 信息化    · 运维
 
       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称为硬件设备,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一般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电子政务的概念: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涵盖的部门除了政府外,还明确包括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等。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
               当然,政府部门的内部网络除支持政府内部业务之外,更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应用和注重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走一条立足国情、讲求实效、面向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针有:
               .必须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电子政务发展全过程。
               .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把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要求。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和加强管理的有机统一。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包括:
               .加快推动重要政务应用发展
               推进业务应用协同发展。
               推进部门业务应用发展。
               强化政府网站应用服务。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加强县级政府和基层政务服务应用。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应用
               深化社会管理应用。
               促进城镇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建设高质量政务信息资源。
               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
               .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完善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
               制定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规范。
               鼓励向云计算模式迁移。
               .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制定电子政务安全可靠的标准规范。
               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发展目标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为:
               .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深化。
               .应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应用成效明显。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
               .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运维
        运维是运行维护的简称,是一种IT服务形态。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 29264-2012)中,对运行维护服务(oper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给出的定义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相关的支持和服务。运维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依赖于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其范围可以是单个IT基础设施的运维,也可以是整体IT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总体运维。运维服务交付内容主要包括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 29264-2012)中,将运行维护服务分成基础环境运维、硬件运维服务、软件运维服务、安全运维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和其他运行维护服务六类,每类运维服务及其说明见下表。
        
        运维服务分类与代码
        
        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运维服务需要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并确保提供的运行维护服务符合与需方约定的质量要求。因此,具备相应运维服务能力是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必要条件,比如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事故和问题经验、提供知识的积累和共享手段、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提高组织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等等。在《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8827.1-2012)中给出了供方运维服务的能力模型,该模型定义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模型也给出了供方为持续提升运维能力的管理方法。
   题号导航      202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7416人 在线 
    yinxianghu..     ranhaiyang..     chem3333@t..     eileen525@..     0533chugua..     jiadajst-1..
    connie_wxy..     lmzhg888@1..     tlwjjzy@si..     yushaoyong..     lysh152@16..     404702028@..
    mayantang2..     6fw1@163.c..     anshizhang..     lck2748@si..     837769080@..     lizhou3912..
    linsz.hn@1..     mxm582@163..     likaigreat..     mumiar1017..     zhoulingsu..     zhaoshen19..
    langlaile5..     xzq0504@ya..     xhjcwj@126..     tjjily@163..     mjpxgq@yah..     wangweijun..
    kuppa@126...     bamfk@tom...     zcm93930@2..     delisi@126..     myshuangpi..     zsq_mail01..
    zhihui-11@..     hesht2006@..     xgf-1@263...     guoying000..     mengxc042@..     sunyanan20..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