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0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分析师 > 2022年上半年 系统分析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博客   电子邮件   身份验证   数据库   注册

 
【说明】
某软件公司拟开发一套博客系统,要求能够向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发布自已心得,及时有效的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平台。新用户发布个人博客之前,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博客账户,以下为新用户注册的操作行为:
(a) 向系统请求创建一个新的博客账户;
(b) 输入个人详细信息;
(c) 使用证件数据库验证个人详细信息;
(d) 选择账户类型;
(e) 身份验证成功,创建新的博客账户;
(f) 用户身份信息验证不成功;
(g) 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账户详细信息发送给用户;
(h) 博客账户申请被拒绝。
 
问题:1.1   (6分)
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数据流图、活动图和流程图,请分别描述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问题:1.2   (9分)
采用用例图和用例描述建模系统需求,请使用题干给出的(a)~(h),完善“博客账户创建用例描述”中的(1)~(6),如表1-1所示。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问题:1.3   (10分)
需求评审是通过将需求规格说明书递交给相关人员检查,以发现其中存在缺陷的过程。在需求工程中,需求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结合题干案例,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需求评审的内容及作用。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下一题 
 

   知识点讲解    
   · 博客    · 电子邮件    · 身份验证    · 数据库    · 注册
 
       博客
        博客(Blog)又称网络日记,是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或者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简而言之,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至今已备受欢迎,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这是许多博客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仍有一些博客专注于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比较著名的博客有新浪博客、网易博客等。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传统邮件的电子化,它最早出现在ARPANET中。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提供的最主要的应用之一,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邮局,成为倍受欢迎的通信方式。电子邮件通过Internet传送,可在几秒钟之内传到世界各地,不受时间、气候和地理的限制,而且可以附加传送计算机文件、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信息。与传统的信件相比,电子邮件具有速度快、价格低的优点。
        电子邮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系统,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存储转发式”的服务,属异步通信方式,这正是电子邮件系统的核心。利用存储转发可进行非实时通信,信件发送者可随时随地发送邮件。接收者可随时打开计算机读取信件,不受时空限制。在这里,“发送”邮件意味着将邮件放到收件人的信箱中,而“接收”邮件则意味着从自己的信箱中读取信件,信件在信箱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换,也可以与另一个邮件系统进行传递和交换,信箱实际上是由文件管理系统支持的一个实体。因为电子邮件是通过邮件服务器Mail Server来传递文件的。通常Mail Server是执行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的计算机,它提供24小时的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只需向Mail Server管理人员申请一个信箱账号,就可使用这项快速的邮件服务了。
        与普通信件一样,电子邮件也需要地址。这个地址就是在Internet电子信箱的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就是用户在ISP所开设的邮件账号加上POP3服务器的域名。例如:liuhy@sdfi.edu.cn,在此地址中“liuhy”是用户名,也就是用户在ISP所提供的POP3服务器上所注册的电子邮件账号,“sdfi.edu.cn”是POP3服务器的域名。中间用“@”分隔,表示“at”的意思。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给出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的传输则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这一系统软件来实现的。SMTP协议是TCP/IP的一部分,它用于描述邮件是如何在Internet上传输的。遍布全球的邮件服务器根据SMTP协议来发送和接收邮件,SMTP就像Internet上的通用语言一样,负责处理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传递。
        电子邮件的发送由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服务器来完成。它好比是邮局的邮筒,将信投入后,由邮局定时发送。接收邮件由邮局协议(POP3)服务器来完成,来信都存放于此,用户通过电子邮件软件来取信。
        当用户写好电子邮件后,可通过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等)将它发送出去。电子邮件软件使用SMTP协议和TCP/IP协议将用户的邮件打包后,加上信件头送到用户所设置的Internet服务商(ISP)的SMTP服务器上。然后SMTP服务器根据用户所写的电子邮件地址,通过路由器按照当前网络传输的情况,寻找一条最不拥挤的路由,将邮件传输给下一个SMTP服务器。该服务器也如法炮制,将邮件一直传送到接收方用户的ISP所提供的POP3服务器中,并保存在以接收方用户开设的信箱中。接收方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软件打开自己在POP3服务器上的信箱,来接收电子邮件。
 
       身份验证
        检查应用程序验证调用者身份的方法,在何处使用身份验证,如何确保凭据在存储中或通过网络传递的安全。身份验证中的漏洞可能导致应用程序易受哄骗攻击、词典攻击、会话劫持等。下表重点列出了常见的身份验证漏洞。
        
        常见的身份验证漏洞
        测试中需要考虑下列问题,确定在应用程序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中的潜在漏洞。
        . 是否区分公共访问和受限访问。
        如果应用程序既有不要求身份验证的公共区域,也有要求身份验证的受限区域,检查站点设计区分二者的方法。必须为受限的页和资源使用单独的子文件夹,然后在IIS中将它们配置为要求SSL来确保安全。这种方法允许只在需要的地方使用SSL来确保敏感数据和身法验证cookie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了因在整个站点中使用SSL而造成的附加性能负担。
        . 是否明确服务账户要求。
        设计应明确连接不同资源(包括数据库、目录服务和其他类型的网络资源)的服务账户范围。设计中不能使用单个的、有高度特权的账户(有足够的权限连接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
        ①设计是否要求特权最少的账户。
        检查设计并准确标识各账户执行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权,然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特权最少的账户。
        ②应用程序是否要维护服务账户凭据。
        如果是,确保加密这些凭据,然后保存在受限的位置中。例如,保存在有受限访问控制列表(ACL)的注册表项。
        . 如何验证调用者身份。
        测试时考虑与调用者身份验证相关的下列事项。具体事项由设计中使用的身份验证类型决定。
        ①是否在网络中传递明文凭据。如果使用表单或基本身份验证(或使用Web服务并在SOAP头中传递凭据),确保使用SSL来保护传输中的凭据。
        ②是否实现自己的用户存储。如果是,检查用户凭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方式。一种常见错误是将明文或加密密码保存在用户存储中。实际上,必须保存密码的哈希值来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根据SQL Server用户存储验证凭据,密切注意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检查是否存在恶意注入的SQL字符。
        ③是否使用表单身份验证。如果是,除使用SSL保护凭据外,还应使用SSL来保护身份验证cookie。此外,还要检查设计是否使用受限的会话生存期来抵御cookie重播攻击,并确保加密cookie。
        . 如何验证数据库的身份。
        如果应用程序要连接数据库,检查使用的身份验证机制、打算使用的账户(一个或多个),以及如何在数据库中授权应用程序。
        明确下列问题有助于对数据库身份验证进行评价。
        ①是否使用SQL身份验证。
        在理想情况下,设计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来连接SQL Server,因为这种方法本身更加安全。如果使用SQL身份验证,检查在网络中和数据库连接字符串中确保凭据安全的方法。
        如果网络基础结构不提供IPSec加密通道,确保在数据库中安装服务器证书来提供自动SQL凭据加密。此外,还要检验确保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安全的方法,因为这些字符串中包含SQL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②是否使用进程账户。
        如果使用应用程序的进程账户并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连接SQL服务器,应在设计中使用特权最少的账户。本地ASP.NET账户便是为此提供的,尽管对于本地账户来说,用户需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创建一个相同的账户。
        如果打算使用域账户,首先确保它是特权最少的账户,然后打开相关的端口来确保所有相关防火墙都支持Windows身份验证。
        ③是否使用服务账户。
        如果设计要求使用多个身份来支持数据库中的高粒度授权,则需要检查保存账户凭据(在理想情况下,这些凭据使用数据保护API(DPAPI)加密并保存在安全注册表项中)的方法,以及使用服务身份的方法。
        此外,还要检查使用哪些进程通过该服务账户创建模拟的安全上下文。该操作不应由Microsoft Windows 2000中的ASP.NET应用程序进程来完成,因为它将强制提升进程账户的特权,并授予“作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特权。这种情况必须尽量避免,它将大大增加风险。
        ④是否考虑使用匿名Internet用户身份。
        对于使用表单或Passport身份验证的应用程序而言,可为各个程序配置单独的匿名用户账户。然后,启用模拟并使用匿名身份来访问数据库。该方法适于对同一服务器的不同应用程序进行单独的授权和身份跟踪。
        ⑤是否使用原始用户身份。
        如果设计要求模拟原始调用者,必须考虑该方法是否能提供足够的伸缩性,因为连接池是无效的。另一种备选方法是,通过受信的查询参数在应用程序级流动原始调用者身份。
        ⑥如何保存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如果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硬编码,或以明文形式保存在配置文件或COM+目录中,则很容易受到攻击。实际上,应加密它们,然后限制对加密数据的访问。
        . 是否强制使用强账户管理措施。
        如果应用程序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Windows安全策略将强制使用强密码、受限登录和其他最佳账户管理策略。其他情况,则由应用程序层负责这些措施。测试要考虑与应用程序账户管理相关的下列问题。
        ①应用程序是否强制使用强密码。
        例如,ASP.NET Web页是否使用正则表达式来验证密码复杂性规则。
        ②是否限制失败登录的次数。
        这样做有助于对抗词典攻击。
        ③是否在故障发生后公开过多的信息。
        确保不显示类似“不正确的密码”这样的消息,因为它将告诉恶意用户:用户名是正确的。结果,恶意用户便可集中精力破解密码。
        ④是否强制定期更改密码。
        如果不强制定期更改密码,用户极有可能不更改自己的密码,结果风险更高。
        ⑤是否能在泄露发生时迅速禁用账户。
        如果账户泄露,是否能方便地禁用账户来防止攻击者继续使用账户。
        ⑥应用程序是否记录登录企图。
        记录失败的登录企图是检测攻击者试图侵入的有效方法。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系统使用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几个数据库中。
 
       注册
        移动IP通信的第二个阶段是注册。当移动主机已经移动到外地网络并且已经发现了外地代理后,就必须注册。关于注册涉及以下3点:
        (1)移动主机必须向外地代理注册。
        (2)如果截止期到了,移动主机必须重新注册。
        (3)如果移动主机离开某个外地网络,则必须注销。
        具体步骤是:移动主机把注册请求发送给外地代理,并把归属地址和归属地代理地址发送给外地代理。外地代理收到这些信息后,把这些信息转发给移动主机的归属地代理以认证上述信息,如果认证通过,那么移动主机就在外地代理这里注册成功。同时,移动主机的归属地代理也知道了外地代理的地址(转交地址)。
   题号导航      2022年上半年 系统分析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5953人 在线 
    whj8956@16..     yxq2007417..     xibaomin@s..     511710065@..     liyuweitop..     451572485@..
    xk@cimr.co..     wangdan198..     zsjthao@16..     zhangfeng8..     guchuan668..     liujingang..
    lingxiao02..     68yu@163.c..     lizi669@16..     gaowenyi00..     jjyxr@163...     myshuangpi..
    657245894@..     piaolingde..     baozeyu@si..     chien.chen..     shaoqinliu..     mayantang2..
    704735462@..     may.meng@f..     290877128@..     zengfei369..     chenzmchem..     yujiehua20..
    dgrly@163...     deer_leon@..     505996991@..     changxueke..     lml69@sohu..     wcq36@126...
    leibaozhon..     195242481@..     qixingliu@..     wisdom.y@1..     littleraco..     zhang@_741..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