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切换]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0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切换]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分章知识真题/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6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架构设计师 > 2020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4题      
  知识点:   需求管理   功能需求   评审   软件需求
  关键词:   开发   评审   文档   需求管理   需求        章/节:   需求管理       
  错误率: 42%      难度系数:      

 
软件需求开发的最终文档经过评审批准后,就定义了开发工作的(24)它在客户和开发者之间构筑了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25)是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之间的桥梁。
 
 
  A.  需求基线
 
  B.  需求标准
 
  C.  需求用例
 
  D.  需求分析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相关试题:需求管理          更多>  
 
  第28题    2015年下半年  
   28%
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需求总是有变化的。为了降低项目开发的风险,需要一个好的变更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的需求变更管理过程中,①..
  第25题    2019年下半年  
   31%
需求变更管理是需求管理的重要内容。需求变更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   (24)   、变..
  第25题    2011年下半年  
   28%
通常有两种常用的需求定义方法:严格定义方法和原型方法。下述的各种假设条件中,“ (25) ”不适合使用严格定义方法进..
   知识点讲解    
   · 需求管理    · 功能需求    · 评审    · 软件需求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通常包括定义需求基线、处理需求变更及需求跟踪等方面的工作。根据考试大纲,本节要求考生掌握需求变更、需求跟踪和需求变更风险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本节只简单介绍有关需求跟踪方面的知识。有关定义需求基线和需求变更的知识,请阅读11.5.3节;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请阅读11.7节。
        需求跟踪的主要目的如下:
        (1)审核。跟踪能力信息可以帮助审核确保所有需求被应用。
        (2)在增加、删除、修改需求时可以确保不忽略每个受到影响的系统元素。
        (3)使得维护时能正确、完整地实施变更,从而提高生产率。
        (4)获得计划功能当前实现状态的记录。
        (5)再工程。可以列出旧系统中将要替换的功能,记录它们在新系统的需求和软件组件中的位置。
        (6)重新利用跟踪信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新系统中对相同的功能利用旧系统相关资源。
        (7)可以减少由于关键成员离开项目带来的风险。
        (8)可以在测试出错时指出最可能有问题的代码段。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需求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以可控的方式管理软件的需求,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匆匆忙忙地完成用户调研与分析,则往往意味着不稳定的需求。所以需求管理要保证需求分析各个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对于需求变更的管理,则主要使用需求变更流程和需求跟踪矩阵的管理方式。
        需求跟踪包括编制每个需求与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文档。这些元素包括已识别的需求、约束、其他设计部件、源代码模块、测试、帮助文件、文档等。需求跟踪分为正向跟踪和逆向跟踪,一般合称为“双向跟踪”。不论采用何种跟踪方式,都要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即表格)。需求跟踪矩阵保存了需求与后续工作成果的对应关系,通过需求跟踪矩阵可以跟踪一个需求使用期限的全过程,即从需求源到实现的前后生存期。它跟踪的是已明确的需求的实现过程,不涉及需求开发人员的职责,也无法用于防止变更矩阵单元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由于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最好在表格中加必要的文字解释。当需求文档或后续工作成果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需求跟踪矩阵。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即网络在用户单位业务中应该提供的功能,可以通过了解用户单位所从事的行业、该单位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来确定其功能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项目背景来明确用户单位建网的目的,从而有助于描述详细的功能需求。
 
       评审
        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正确性、有效性、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软件需求
        在进行需求获取之前,首先要明确需要获取什么,也就是需求包含哪些内容。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常,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或人的因素、环境需求、界面需求、文档需求、数据需求、资源使用需求、安全保密需求、可靠性需求、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等,并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此外,还需要注意其他非功能性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1)功能需求。
        (2)性能需求。
        (3)用户或人的因素。
        (4)环境需求。
        (5)界面需求。
        (6)文档需求。
        (7)数据需求。
        (8)资源使用需求。
        (9)安全保密要求。
        (10)可靠性要求。
        (11)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
        (12)其他非功能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点。
               (1)确定软件系统的综合要求,包括系统界面、功能、性能、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包括基本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量、峰值等。
               (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结构化方法中可用数据流图来描述;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类模型来描述。
               (4)修正项目开发计划。
               (5)如有必要,可开发一个原型系统以验证用户的需求。
               软件需求的分类
               下面介绍软件需求的分类。
               (1)功能需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2)非功能需求。它是指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或品质,如可靠性、性能响应时间、容错性和可扩展性等。
               (3)设计约束。其也称为限制条件、补充规约,这通常是对解决方案的一些约束说明。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由对软件的数据域和功能域的系统分析过程及其表示方法组成。它定义了表示系统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的方式。大多数的需求分析方法是由数据驱动的,数据域具有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3种属性。通常一种需求分析方法总要利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属性。
   题号导航      2020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4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7918人 在线 
    75368957@q..     zhentian19..     doulonggan..     camphj@126..     zhangleiha..     qwert0804@..
    leibaozhon..     569777753@..     511710065@..     chenwangen..     dly54321@t..     jinlei1986..
    o19880507@..     tanhanbiao..     zcaiyi@163..     dx358@163...     sunyanan20..     wenchongro..
    390902992@..     dishou@163..     108815080@..     115472160@..     zbzhon69@1..     cpl008@163..
    tjqin2008@..     zhangfangx..     wjqfly@163..     814114741@..     czh1973@12..     zxf8107100..
    zzx9920@ya..     mxm582@163..     cclcaln@12..     bj@jitai.c..     yanliangpo..     mengqixian..
    zzd-411@so..     cxhrpx@126..     750350117@..     chenzmchem..     plsco@163...     caomeidd39..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