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架构设计师 > 2022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45题      
  知识点:   软件架构建模
  章/节:   软件架构基础知识       

 
在软件体系结构的建模与描述中,多视图是一种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途径,其体现了(44)的思想,其中,4+1模型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常用模型,在该模型中,“1”指的是(45)。
 
 
  A.  统一场景
 
  B.  开发视图
 
  C.  逻辑视图
 
  D.  物理视图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53题    2013年下半年  
   26%
某公司采用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Architecture-Based Software Design,ABSD)方法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ABSD方法有三个基础,分别是..
  第51题    2012年下半年  
   41%
某软件公司欲设计一款图像处理软件,帮助用户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公司的系统分析师识别出了如下3个关..
  第48题    2009年下半年  
   49%
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ABSD)强调由商业、质量和功能需求的组合驱动软件架构设计。以下关于ABSD的叙述中,错误的是(48)。
   知识点讲解    
   · 软件架构建模
 
       软件架构建模
        设计软件架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表示软件架构,即如何对软件架构建模。根据建模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软件架构的模型分为5种,分别是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和功能模型。
        (1)结构模型:这是一个最直观、最普遍的建模方法。这种方法以架构的构件、连接件(connector)和其他概念来刻画结构,并力图通过结构来反映系统的重要语义内容,包括系统的配置、约束、隐含的假设条件、风格、性质等。研究结构模型的核心是架构描述语言。
        (2)框架模型:框架模型与结构模型类似,但它不太侧重描述结构的细节而更侧重于整体的结构。框架模型主要以一些特殊的问题为目标建立只针对和适应该问题的结构。
        (3)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对结构或框架模型的补充,研究系统的“大颗粒”的行为性质。例如,描述系统的重新配置或演化。动态可以指系统总体结构的配置、建立或拆除通信通道或计算的过程。这类系统常是激励型的。
        (4)过程模型:过程模型研究构造系统的步骤和过程。因而结构是遵循某些过程脚本的结果。
        (5)功能模型:该模型认为架构是由一组功能构件按层次组成,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框架模型。
        在这5种模型中,最常用的是结构模型和动态模型。这5种模型各有所长,将5种模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来刻画软件架构更合适。例如,Kruchten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4+1”的视图模型。“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架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架构的全部内容。“4+1”视图模型如下图所示。
        
        “4+1”视图模型
        (1)逻辑视图(logic view):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抽象主要来自问题领域。这种分解不但可以用来进行功能分析,而且可用作标识在整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在面向对象技术中,通过抽象、封装和继承,可以用对象模型来代表逻辑视图,用类图来描述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中使用的风格为面向对象的风格,逻辑视图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要保持一个单一的、内聚的对象模型贯穿整个系统。
        (2)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也称为模块视图(module view),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软件可通过程序库或子系统进行组织,这样,对于一个软件系统,就可以由不同的人进行开发。开发视图要考虑软件内部的需求,如软件开发的容易性、软件的重用和软件的通用性,要充分考虑由于具体开发工具的不同而带来的局限性。开发视图通过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模型图和子系统图来描述。可以在确定了软件包含的所有元素之后描述完整的开发角度,也可以在确定每个元素之前,列出开发视图原则。
        (3)进程视图(process view):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进程视图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和容错能力,以及逻辑视图中的主要抽象如何适合进程结构。它也定义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操作具体是在哪一个线程中被执行的。进程视图可以描述成多层抽象,每个级别分别关注不同的方面。
        (4)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解决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安装、通信等问题。当软件运行于不同的结点上时,各视图中的构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应于系统的不同结点上。因此,从软件到结点的映射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当环境改变时,对系统其他视图的影响最小。
        (5)场景(scenarios):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在开发架构时,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找到架构的构件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也可以用场景来分析一个特定的视图,或描述不同视图构件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场景可以用文本表示,也可以用图形表示。
        :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而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来说,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比较侧重于从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来描述系统,而对于实时控制系统来说,则比较注重于从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来描述系统。
   题号导航      2022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45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