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2011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5题      
  知识点:   MPLS
  关键词:   MPLS   路由   网络技术   网络        章/节: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MPLS是一种将(25)路由结合起来的集成宽带网络技术。
 
 
  A.  第一层转发和第二层
 
  B. 

第二层转发和第三层

 
  C.  第三层转发和第四层
 
  D.  第四层转发和第七层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相关试题:MPLS          更多>  
 
  第20题    2012年下半年  
   38%
IETF定义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是一种第三层交换技术。MPLS网络由具有IP功能、并能执行标记分发协议(LDP)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
  第24题    2009年下半年  
   68%
传统的Internet提供的是没有QoS保证的、尽力而为的服务。其实在IPv4包中已经定义了服务类型字段,包括优先级、吞吐量、延迟、可靠..
 
   知识点讲解    
   · MPLS
 
       MPLS
        IETF开发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RFC3031)把第二层的链路状态信息(带宽、延迟、利用率等)集成到第三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中,从而简化和改进了第三层分组的交换过程。理论上,MPLS支持任何第二层和第三层协议。MPLS报头的位置介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可称为第2.5层。MPLS可以承载的报文通常是IP包,当然也可以直接承载以太帧、AAL5包,甚至ATM信元等。
        1)MPLS的工作原理
        MPLS的工作原理是:为每个IP数据包提供一个标签,并由此决定数据包的路径以及优先级。MPLS是一种可以在多种第二层媒体上进行标签交换的网络技术,这一技术结合了第二层的高速交换(硬件交换)和第三层的灵活路由处理的特点。
        2)MPLS的网络构成
        MPLS网络由边缘标签路由器(LER)和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组成,LER构成MPLS网的接入部分,LSR构成MPLS网的核心部分。LER发起或终止标签交换路径(LSP)连接并完成传统IP数据包转发和标签转发功能。
        入口LER完成三项工作:将数据分组映射到LSP上;将数据分组封装成标签分组;将标记分组从相应端口转发出去。出口LER终止LSP,并根据弹出的标签转发剩余的包。LSR只是根据交换表完成转发功能。这样所有复杂功能都在LER内完成,LSR只完成高速转发功能,如下图所示。
        
        MPLS的基本原理
        MPLS网络中各LSR通过专门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交换报文,并找出相应的LSP。
        3)MPLS的工作过程
        MPLS的工作过程如下。
        (1)当IP数据包到达LER(标签边缘路由器)时,LER首先分析IP包头的信息。对于每一个FEC, LER根据标签信息库(LIB)为该IP数据包分配一个标签,并将使用该标签封装的数据包从LIB所规定的下一个接口发送出去。
        (2)当带有标签的数据包到达MPLS网络内部LSR时,LSR提取局部标签,同时使用该标签到LIB查找输出标签和下一个接口,并使用输出标签代替数据包的输入标签后将新数据包从下一个接口发送出去。
        (3)数据包到达MPLS域的另外一端,这时LER去掉封装的标签,仍然按照IP包的路由方式将数据包继续传送到目的地。
   题号导航      2011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5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0709人 在线 
    zdwndjb@si..     hkust.mefl..     lxf@fyqyjt..     zhyl@dhu.e..     616670365@..     yanweiwei1..
    chengaoxin..     cw_jun2@si..     1360979958..     szromeo@16..     zhuyucheng..     JIHN1985@1..
    469820555@..     yalixiaowe..     75368957@q..     wangchunro..     ljfgoodluc..     csmcsm8866..
    hiaod@yeah..     lxxhhss@ya..     405229777@..     guoying000..     h1.01@126...     zhangfeng8..
    chunglj200..     panjian818..     chenfang61..     wytoansong..     wgd1220@ya..     763462983@..
    xiaodong18..     yd_2008@16..     bamfk@tom...     hsl010@126..     qinchao205..     dengmao107..
    lilujun.20..     hkust.mefl..     jt8258@163..     xuxiaomeix..     jiadajst-1..     guoshibo@1..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