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2015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2题      
  知识点:   ADSL   信道   线路
  关键词:   PSTN   上行   信道        章/节:   广域网与接入       

 
ADSL采用(12)技术把PSTN线路划分为话音、上行和下行三个独立的信道,同时提供话音和联网服务,ADSL2+技术可提供的最高下载速率达到(13)Mb/s。
 
 
  A.  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空分复用
 
  D.  码分多址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相关试题:xDSL接入          更多>  
 
  第11题    2020年下半年  
   61%
在ADSL接入网中通常采用离散多音频(DMT)技术,以下关于DMT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24题    2012年下半年  
   49%
ADSL采用(23)技术在一对铜线上划分出多个信道,分别传输上行和下行数据以及话音信号。ADSL传输的最大距离可达(24)米。
  第51题    2024年下半年  
   0%
ADSL采用(12)技术把PSTN线路划分为话音、上行和下行三个独立的信道,同时提供话音和联网服务,ADSL2+技术可提供的最高下载速率..
   知识点讲解    
   · ADSL    · 信道    · 线路
 
       ADSL
        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宽带接入方式,即用户线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不同。它采用FDM技术和DMT调制技术,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电话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电话双绞线进行高速数据传输。ADSL的优点是可在现有的任意双绞线上传输,误码率低,系投资少。缺点是有选线率问题,带宽速率低。
        ADSL不仅继承了HDSL技术成果,而且在信号调制与编码、相位均衡及回波抵消等方面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性能更佳。由于ADSL的特点,ADSL主要用于Internet接入、居家购物、远程医疗等。
        从实际的数据组网形式上看,ADSL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窄带的拨号Modem,担负着数据的传送功能。按照OSI/RM的划分标准,ADSL的功能从理论上应该属于物理层。它主要实现信号的调制及提供接口类型等一系列底层的电气特性。同样,ADSL的宽带接入仍然遵循数据通信的对等通信原则,在用户侧对上层数据进行封装后,在网络侧的同一层上进行开封。因此,要实现ADSL的各种宽带接入,在网络侧也必须有相应的网络设备相结合。
        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换局端模块(ATU-C)和远端用户模块(ATU-R)组成。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包括中心ADSL Modem和接入多路复用系统DSLAM,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
        ADSL能够向终端用户提供1~8Mb/s的下行传输速率和512kb/s~1Mb/s的上行速率,有效传输距离在3~5km左右。
        比较成熟的ADSL标准主要有两种,分别是G.DMT和G. Lite。G. DMT是全速率的ADSL标准,提供支持8Mb/s的下行速率,及1.5Mb/s的上行速率,但G.DMT要求用户端安装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普通老式电话服务)分离器,比较复杂且价格昂贵。GLite是一种速度较慢的ADSL,它不需要在用户端进行线路的分离,而是电话公司的远程用户分离线路。正式称呼为ITU-T标准G-992.2的G. Lite,提供了1.5 Mb/s的下行速率和512 kb/s的上行速率。
        目前,众多ADSL厂商在技术实现上,普遍将先进的ATM服务质量保证技术融入到ADSL设备中,DSLAM(ADSL的用户集中器)的ATM功能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整个ADSL接入的总体性能,为每一用户提供了可靠的接入带宽,为ADSL星形组网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完成了与ATM接口的无缝互联,实现了与ATM骨干网的完美结合。
 
       信道
        信道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物理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也可按传输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
        (2)逻辑信道。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辑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
        信道传输按信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传输方式。
        (1)单工通信。单工通信就是单向传输,传统的电视、电台就是单工传输。单工传输能够节约传输的成本,但是没有了交互性。现在传统的电视向可以点播的电视方向发展,这使得必须对原来的单工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才能支持点播。
        (2)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可以传输两个方向的数据,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接受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许多对讲机使用的就是半双工方式,当一方按下按钮说话时,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这种方式也称为“双向交替”。对于数字通道,如果只有一条独立的传输通道,那么就只能进行半双工传输。对于模拟通道,如果接收和发送使用同样的载波频率,那么它也只能使用半双工的传输方式。
        (3)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意味着两个方向的传输能够同时进行,电话是典型的全双工通信。要实现全双工通信,对于数字通道,必须有两个独立的传输路径。对于模拟通道,如果没有两条独立的路径,双方使用的载波频率不同,那么也能实现。另外还有一种“回声抵消”的方法,也能实现全双工通信。下图所示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示意图。
        
        传输方式比较示意图
 
       线路
        在两个结点间承载信息流的信道称为线路(line)。线路可以是采用电话线、电缆、光纤等有线信道,也可以是无线电信道。
   题号导航      2015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2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2878人 在线 
    wisdom.y@1..     xiaopeng_s..     hewenhui12..     xiangqian2..     316658814@..     hujunhu200..
    jixiezheng..     sxy_791214..     csmcsm8866..     vvvd9681@t..     jsli29092@..     juan815@sh..
    yanleiya@1..     1546929@qq..     wsyqgy2005..     zsjthao@16..     aptt1127@1..     xykinkin@1..
    805023188@..     bingli9880..     jzyjs678@1..     bing_quan0..     wurong_ycs..     099804055@..
    wanxiaowan..     likaigreat..     happy_yqb@..     553987795@..     shijieshij..     zibowp@163..
    chenfang61..     wtr999@126..     469317204@..     644544218@..     liuzhangme..     jsyzluanju..
    wugangroom..     mayue_1206..     fxa2006@16..     cpi-changp..     xiaozifanl..     anshizhang..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