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2016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55题      
  知识点:   吞吐量   net   防火墙   网络安全   异常
  关键词:   丢包   防火墙   故障检测   网络安全   安全   故障   网络        章/节:   网络故障分析与管理       

 
某企业采用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安全。与外网的连接丢包严重,网络延迟高,且故障持续时间有2周左右。技术人员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故障检测:
1.登录防火墙,检查(55),发现使用率较低,一切正常。
2.查看网络内各设备的会话数和吞吐量,发现只有一台设备异常,连接数有7万多,而同期其他类似设备都没有超过千次。
3.进行(56)操作后,故障现象消失,用户Internet接入正常。可以初步判断,产生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57),排除故障的方法是在防火墙上(58) 。
 
 
  A.  内存及CPU使用情况
 
  B.  进入内网报文数量
 
  C.  ACL规则执行情况
 
  D.  进入Internet报文数量
 
 
 

 
  第67题    2015年下半年  
   76%
由于OSI各层功能具有相对性,在网络故障检测时按层排查故障可以有效发现和隔离故障,通常逐层分析和排查的策略在具体实施时(67)..
  第37题    2011年下半年  
   32%
有一个公司内部网络发生了故障,故障现象是:甲用户可以正常使用内部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乙用户无法使用这些服务。那么检测故障..
  第56题    2016年下半年  
   42%
某企业采用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安全。与外网的连接丢包严重,网络延迟高,且故障持续时间有2周左右。技术人员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故障..
   知识点讲解    
   · 吞吐量    · net    · 防火墙    · 网络安全    · 异常
 
       吞吐量
        吞吐量就是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的吞入能力与吐出能力是多少。这里的“系统”可以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某个设备。例如,计算机的吞吐量是指流入、处理和流出系统的信息的速率,它取决于信息能够多快地输入内存,CPU能够多快地取指令,数据能够多快地从内存取出或存入,以及所得结果能够多快地从内存送给一台外围设备。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内存,因此,计算机的吞吐量主要取决于内存的存取周期。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所关心的不但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吞吐量,而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吞吐量。从系统角度来看,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能完成的任务数量。显然,若一个给定系统持续地收到用户提交的任务请求,则系统的响应时间将对作业吞吐量造成一定影响。若每个任务的响应时间越短,则系统的空闲资源越多,整个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将越大;反之,若响应时间越长,则系统的空闲资源越少,整个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将越少。
        从现实的请求与服务来看,一般都服从M/M/1排队模型。M/M/1排队模型是指顾客到达时间间隔服从指数分布,则顾客到达过程为泊松分布,接受完服务的顾客和到达的顾客相互独立,服务时间分布为指数分布。且顾客的到达和服务都是随机的,服务台为一个,排队空间无限。
        下面是性能计算中的两个公式:
        
        例如,假设某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在1秒钟内发出40个服务请求,这些请求(为M/M/1队列)的时间间隔按指数分布,系统平均服务时间为20ms。则该系统的吞吐量为1000/20=50(1s=1000ms),系统的平均利用率为40/50=0.8,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为20/(1-0.8)=100ms。
 
       net
        在网络管理中,最为常用的就是net命令家族。常用的net命令有以下几个。
        .net view命令:显示由指定的计算机共享的域、计算机或资源的列表。
        .net share:用于管理共享资源,使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某一服务器上的资源。
        .net use命令:用于将计算机与共享的资源相连接或断开,或者显示关于计算机连接的信息。
        .net start命令:用于启动服务,或显示已启动服务的列表。
        .net stop命令:用于停止正在运行的服务。
        .net user命令:可用来添加或修改计算机上的用户账户,或者显示用户账户的信息。
        .net config命令:显示正在运行的可配置服务,或显示和更改服务器服务或工作站服务的设置。
        .net send命令:用于将消息(可以是中文)发送到网络上的其他用户、计算机或者消息名称上。
        .net localgroup命令:用于添加、显示或修改本地组。
        .net accounts命令:可用来更新用户账户数据库、更改密码及所有账户的登录要求。
 
       防火墙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的概念源于早期为防止火灾蔓延在房屋周围修建的矮墙。在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构筑的一道保护屏障,是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通过执行访问控制策略,提供授权通信,保护内部网不受外部非法用户的入侵,控制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数据流量。
               防火墙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或是二者结合。防火墙系统决定了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服务,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等。防火墙必须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其本身也必须能够免于渗透,但防火墙不是对网络内的每台计算机分别进行保护,而是让所有外部对内部网计算机的信息访问都通过某个点,防火墙就是保护这个点。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企业内部网络与因特网之间的有效隔离方式大都采用的是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主要用于实现网络路由的安全性。网络路由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限制外部网对内部网的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网特定资源免受非法侵犯;限制内部网对外部网的访问,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健康信息及敏感信息的访问。
               防火墙具有以下优点:
               (1)保护那些易受攻击的服务。防火墙能过滤那些不安全的服务(如NFS等)。只有预先被允许的服务才能通过防火墙,这样就降低了受到攻击的风险性,大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2)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防火墙能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如有些主机能被外部网络访问,而有些则要被保护起来,防止不必要的访问。通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在内部网中只有Mail服务器、FTP服务器和WWW服务器能被外部网访问,而其他访问则被主机禁止。
               (3)集中化的安全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使用防火墙比不使用防火墙可能更加经济一些。这是因为如果使用了防火墙,就可以将所有修改过的软件和附加的安全软件都放在防火墙上集中管理;而不使用防火墙,就必须将所有软件分散到各个主机上。
               (4)对网络访问进行记录和统计。如果所有对Internet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够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防火墙也有一些不能实现的功能:
               (1)限制有用的网络服务。防火墙为了提高被保护网络的安全性,限制或关闭了很多有用但存在安全缺陷的网络服务。
               (2)不能防范内部网络用户的攻击。目前防火墙只提供了对外部网络用户攻击的防护,对来自内部网络用户的攻击只能依靠内部网络主机系统的安全性。
               (3)不能完全防范病毒。因为病毒的类型很多,操作系统各异,编码与压缩二进制文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防火墙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不能期望防火墙对每一个文件进行扫描,查出潜在的病毒。
               防火墙的分类
               从技术角度分类,防火墙可以分为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防火墙和复合型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
                      网络传输数据是以“包”为单位进行的,数据被分割成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中都会含有一些特定的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可通过对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及端口等的检查,判断数据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如果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将会拒绝其通过。
                      包过滤防火墙是最简单的防火墙,使用方便,实现成本低。分组过滤在网络层实现,不要求改动应用程序,也不要求用户学习任何新的东西,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用户基本感觉不到分组过滤器的存在。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过滤器不能在用户层次上进行安全过滤,即在同一台机器上,过滤器分辨不出是哪个用户的报文。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包过滤防火墙
                      代理服务防火墙
                      代理服务防火墙使用一个客户程序与特定的中间节点(防火墙)连接,然后中间节点与服务器进行实际连接。代理服务防火墙使内网用户对外网的访问变成防火墙对外网的访问,然后再由防火墙转发给内网用户。
                      代理服务防火墙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代理服务防火墙
                      代理服务防火墙也被称为应用网关防火墙,其核心技术就是代理服务器技术。它采用为每种所需服务在网关上安装特殊代码(代理服务)的方式来管理Internet服务。其应用原理是:当代理服务器收到客户对自己代理的某Web站点的访问请求后,就检查该请求是否符合规定;如果规则允许用户访问该站点时,代理服务器代理客户在该站点取回所需信息,再转发给客户。代理服务器在外部网络向内部网络申请服务时发挥了中间转接的作用,体现了“应用代理”的角色。
                      使用代理服务器技术,所有通信都必须经应用层代理软件转发,访问者任何时候都不能与服务器建立直接的TCP连接,彻底隔断了内网与外网的直接通信,从外部网只能看到代理服务器而不能了解内部网的资源信息,如用户的真实IP地址等。代理服务器提供详细的日志和审计功能,应用层的协议会话过程必须符合代理的安全策略要求,访问业务都由“守规矩”的代理服务器代劳。因此,代理服务防火墙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代理服务器基于特定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每个应用服务(如Telnet、FTP)安装相应的代理服务软件,未被服务器支持的网络服务用户不能使用,因此代理服务防火墙维护量大,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需要代理服务,造成了网络性能下降,网络访问速度变慢。此外,每类应用服务需要使用特殊的客户端软件,并进行一些相关设置,使得代理服务防火墙的透明性较差。
                      复合型防火墙
                      复合型防火墙将前两类防火墙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产品,以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各自缺点,满足更高安全性要求。
               防火墙的安全控制模型
               防火墙通常有两种安全模型可以选择:没有被列为允许访问的服务都是被禁止的;没有被列为禁止访问的服务都是被允许的。
               为网络建立防火墙,首先需要决定防火墙采取何种安全控制模型。采取第一种安全控制模型,需要确定所有可以被提供的服务以及它们的安全特性,开放这些服务;将所有其他未被列入的服务排除在外,禁止访问。采取第二种安全控制模型,正好相反,需要确定那些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服务,禁止其访问;而其他服务则被认为是安全的,允许访问。找出网络所有的漏洞,排除所有的非法服务,一般是很难的。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第一种模型更可取一些,而从灵活性和使用方便性的角度考虑,则第二种模型更合适。
               防火墙与Web服务器的配置方式
               根据需要,防火墙与Web服务器的配置会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
               (1)Web服务器置于防火墙之内。这种方式Web服务器可以得到安全保护,不易被外界攻击,但Web服务器本身也不易被外界所用。
               (2)Web服务器置于防火墙之外。这种方式主要保证了内部网安全,Web服务器不受到保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防火墙结构不允许将Web服务器设置在防火墙之外。
               (3)Web服务器置于防火墙之上。这种方式增强了Web服务器的安全性,但是如果Web服务器出现问题,整个Web站点和内部网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各种病毒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系统、程序、软件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多;黑客们通过不正当手段侵入他人电脑,非法获得信息资料,给正常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由于目前网络经常受到人为的破坏,因此,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就其本质而言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上讲,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简单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系统不被侵入、数据不丢失以及网络中的计算机不被病毒感染三大方面。完整的网络安全要求:
               .运行系统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网络安全应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查性几大特征。网络的安全层次分为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务安全和协议安全。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包括:自然灾害、物理损坏、设备故障、意外事故、人为的电磁泄漏、信息泄漏、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乘机而入、痕迹泄露、操作失误、意外疏漏、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安全漏洞等。
                      控制安全
                      控制安全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网络接口模块的安全控制、网络互联设备的安全控制等。
                      服务安全
                      服务安全包括:对等实体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加密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数据源点认证服务、禁止否认服务等。
                      TCP/IP协议安全
                      TCP/IP协议安全主要用于解决:TCP/IP协议数据流采用明文传输、源地址欺骗(Source address spoofing)或IP欺骗(IP spoofing)、源路由选择欺骗(Source Routing spoofing)、路由信息协议攻击(RIP Attacks)、鉴别攻击(Authentication Attacks)、TCP序列号欺骗攻击(TCP SYN Flooding Attack)、易欺骗性(Ease of spoofing)等。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利用网络传播病毒、使用者的人为因素、硬件和网络设计的缺陷、协议和软件自身的缺陷以及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等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用也随之扩大。数字签名、身份鉴别等都是由密码学派生出来的新技术和应用。
               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数据加密,其加密或解密变换是由密钥控制实现的。密钥(Keyword)是用户按照一种密码体制随机选取,它通常是一随机字符串,是控制明文和密文变换的唯一参数。
               密码技术除了提供信息的加密解密外,还提供对信息来源的鉴别、保证信息的完整和不可否认等功能,而这三种功能都是通过数字签名实现。数字签名的原理是将要传送的明文通过一种函数运算(Hash)转换成报文摘要(不同的明文对应不同的报文摘要),报文摘要加密后与明文一起传送给接受方,接受方将接受的明文产生新的报文摘要与发送方的发来报文摘要解密比较,比较结果一致表示明文未被改动,如果不一致表示明文已被篡改。
               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译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
               根据密钥类型不同将现代密码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加密(秘密钥匙加密)系统,另一类是公开密钥加密(非对称加密)系统。
               对称钥匙加密系统是加密和解密均采用同一把秘密钥匙,而且通信双方都必须获得这把钥匙,并保持钥匙的秘密。它的安全性依赖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加密算法必须是足够强的,仅仅基于密文本身去解密信息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第二,加密方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的秘密性,而不是算法的秘密性,因此,没有必要确保算法的秘密性,而需要保证密钥的秘密性。对称加密系统的算法实现速度极快。因为算法不需要保密,所以制造商可以开发出低成本的芯片以实现数据加密。这些芯片有着广泛的应用,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对称加密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密钥的分发和管理非常复杂、代价高昂。比如对于具有n个用户的网络,需要n(n-1)/2个密钥,在用户群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对称加密系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型网络,当用户群很大,分布很广时,密钥的分配和保存就成了大问题。对称加密算法另一个缺点是不能实现数字签名。
               公开密钥加密系统采用的加密钥匙(公钥)和解密钥匙(私钥)是不同的。由于加密钥匙是公开的,密钥的分配和管理就很简单,比如对于具有n个用户的网络,仅需要2n个密钥。公开密钥加密系统还能够很容易地实现数字签名。因此,最适合于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公开密钥加密系统并没有完全取代对称密钥加密系统,这是因为公开密钥加密系统是基于尖端的数学难题,计算非常复杂,它的安全性更高,但它的实现速度却远赶不上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利用二者的各自优点,采用对称加密系统加密文件,采用公开密钥加密系统加密“加密文件”的密钥(会话密钥),这就是混合加密系统,它较好地解决了运算速度问题和密钥分配管理问题。因此,公钥密码体制通常被用来加密关键性的、核心的机密数据,而对称密码体制通常被用来加密大量的数据。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实际上,它包含着一对矛盾(或称机制):一方面它限制数据流通,另一方面它又允许数据流通。
               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虽然从理论上看,防火墙处于网络安全的最底层,负责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变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常见的防火墙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型防火墙、代理服务型防火墙、复合型防火墙等几种类型。典型的防火墙包括过滤器、链路级网关和应用级网关或代理服务器,如下图所示。
               安装防火墙的作用在于弥补网络服务的脆弱性、控制对网络的存取、集中的安全管理、网络使用情况的记录及统计。但是它仍然有局限性,对于下列情况,它不能防范:绕过防火墙的攻击、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带来的威胁、变节者或公司内部存在的间谍将数据复制到软盘、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等。
               在使用防火墙前,应该设计好防火墙的规则。它包括下列内容:防火墙的行为准则(拒绝没有特别允许的任何服务、允许没有特别拒绝的任何服务)、机构的安全策略、费用、系统的组件或构件。
               
               防火墙的组成
               网络安全协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协议。
                      SSH (Secure Shell)
                      由芬兰的一家公司开发的。通过使用SSH,可以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抵御“中间人”攻击,而且也能够防止DNS和IP欺骗。由于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所以还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
                      SSH由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软件组成的。从客户端来看,SSH提供两种级别的安全验证:基于密码的安全验证和基于密匙的安全验证。
                      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体系结构采用证书管理公钥,通过第三方的可信机构CA,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如名称、E-mail、身份证号等)捆绑在一起,在Internet网上验证用户的身份,PKI体系结构把公钥密码和对称密码结合起来,在Internet网上实现密钥的自动管理,保证网上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一个典型、完整、有效的PKI应用系统至少应具有:公钥密码证书管理、黑名单的发布和管理、密钥的备份和恢复、自动更新密钥以及自动管理历史密钥等几部分。
                      (1) 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是由美国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提出的应用于Internet上的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支付系统协议。它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和X.509数字证书标准,主要应用于B to C模式中保障支付信息的安全性。SET协议本身比较复杂,设计比较严格,安全性高,它能保证信息传输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2) SSL (Secure socket Layer&Security Socket Layer)。
                      安全套接层协议(SSL)是网景(Netscape)公司提出的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包括:服务器认证、客户认证(可选)、SSL链路上的数据完整性和SSL链路上的数据保密性。对于电子商务应用来说,使用SSL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但由于SSL不对应用层的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因此不能提供交易的不可否认性,这是SSL在电子商务中使用的最大不足。
 
       异常
        异常是一种形式的异常控制流,它一部分是由硬件实现的,一部分是由操作系统实现的。因为它们有一部分是由硬件实现的,所以具体细节将随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然而,对于每个系统而言,基本的思想都是相同的。
        异常(exception)就是控制流中的突变,用来响应处理器状态中的某些变化。异常可以分为四类:中断(interrupt)、陷阱(trap)、故障(fault)和中止(abort)。下表对这些类别的属性做了小结。
        
        异常的类别
        (1)陷阱。陷阱是有意的异常,是执行一条指令的结果。就像中断处理程序一样,陷阱处理程序将控制返回到下一条指令。陷阱最重要的用途是在用户程序和内核之间提供一个像过程一样的接口,叫做系统调用。
        用户程序经常需要向内核请求服务,例如读一个文件、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加载一个新的程序或者中止当前进程。为了允许对这些内核服务的受控的访问,处理器提供了一条特殊的syscall指令,当用户程序想要请求服务n时,可以执行这条指令。执行syscall指令会导致一个到异常处理程序的陷阱,这个处理程序对参数解码,并调用适当的内核程序。
        (2)故障。故障由错误情况引起,它可能被故障处理程序修正。当一个故障发生时,处理器将控制转移给故障处理程序。如果处理程序能够修正这个错误情况,它就将控制返回到故障指令,从而重新执行它。否则,处理程序返回到内核中的abort例程,abort例程会中止引起故障的应用程序。
        (3)中止。中止是不可恢复的致命错误造成的结果,典型的是一些硬件错误,例如DRAM或者SRAM位被损坏时发生的奇偶错误。中止处理程序从不将控制返回给应用程序。处理程序将控制返回给一个abort例程,该例程会中止这个应用程序。
   题号导航      2016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55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