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工程师 > 2015年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64题      
  知识点:   向4G迈进   LTE
  关键词:   4G   通信标准   通信        章/节:   网络技术       

 
4G移动通信标准TD-LTE与FDD-LTE的区别是(64)。
 
 
  A.  频率的利用方式不同
 
  B.  划分上下行信道的方式不同
 
  C.  采用的调制方式有区别
 
  D.  拥有专利技术的厂家不同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66题    2012年下半年  
   32%
正在发展的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推出了多个标准,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4G标准的是(66)。
  第65题    2015年下半年  
   38%
ITU-R对4G标准的要求是能够提供基于IP的高速语音、数据和流式多媒体服务,支持的数据速率至少是(64),选定的多路复用技术是(6..
  第58题    2014年上半年  
   46%
所谓移动IP是指(58);实现移动IP的关键技术是(59)。
   知识点讲解    
   · 向4G迈进    · LTE
 
       向4G迈进
               802.16e
               802.16d的OFDM调制方式采用256个子载波,OFDMA调制方式采用2048个子载波,信号带宽在1.25~20MHz可变。为了支持移动性,802.16e对物理层进行了改进,使得OFDMA可支持128、512、1024和2048共4种不同的子载波数量,但子载波间隔不变,信号带宽与子载波数量成正比,这种技术被称为可扩展的OFDMA(Scalable OFDMA)。采用这种技术,系统可以在移动环境中灵活地适应信道带宽的变化。在采用20MHz带宽、64-QAM调制的情况下,传输速率可达到74.81Mbps。
               WiMAXII
               ITU-R对4G标准的要求是能够提供基于IP的高速声音、数据和流式多媒体服务,支持的数据速率至少是100Mbps,选定的通信技术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
               最初候选的4G标准有3个,即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WiMAX II(IEEE 802.16m)。
               (1)UMB的最高下载速率可达到288Mbps,最高上传速率可达到75Mbps,支持的终端移动速率超过300km/h。2008年11月,高通公司宣布放弃UMB技术。
               (2)LTE(Long Term Evolution)采用OFDM/OFDMA作为物理层的核心技术,支持1.25~20MHz宽带,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
               (3)IEEE 802.16m支持5~20MHz的可变带宽,特殊情况下可达100MHz,其下行峰值速率在低速移动、热点覆盖条件下可以达到1Gbps,在高速移动、广域覆盖条件下可以达到100Mbps。
               2013年底,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
               (1)中国移动: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
               (2)中国联通:2300~2320MHz、2555~2575MHz。
               (3)中国电信:2370~2390MHz、2635~2655MHz。
 
       LTE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TSG RAN#26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LTE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只有升级版的LTE Advan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
        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C(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20M带宽2×2 MIMO在64QAM情况下,理论下行最大传输速率为201Mb/s,除去信令开销后大概为140Mb/s,但根据实际组网以及终端能力的限制,一般认为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s,上行为50Mb/s),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如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此其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s的下载速率和75Mb/s的上传速率。在E-UTRA环境下可借助QOS技术实现低于5ms的延迟。LTE可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广播流。LTE频段的扩展度好,支持1.4~20MHz的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频段。全IP基础网络结构也被称为核心分组网演进,将替代原先的GPRS核心分组网,可向原先较旧的网络(如GSM、UMTS和CDMA 2000)提供语音数据的无缝切换。简化的基础网络结构可为运营商节约网络运营开支。例如,E-UTRA可以提供4倍于HSPA的网络容量。
   题号导航      2015年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64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7120人 在线 
    xyf0409@12..     caohzou@12..     rody290282..     wuyongou@q..     xuzhengxia..     nuijiashen..
    lirunsheng..     1330553868..     mould-mast..     azyzb@126...     yanglirong..     jiangdn200..
    qinchao205..     1330553868..     lwbllp@163..     sd_lxq@126..     jinhaiyejh..     liweisk102..
    woshiwenmi..     liangyun@g..     hyy49@126...     tangtd2006..     qhfzwjl@16..     mise.love@..
    wdingxinwe..     huang.wen...     sunnyjq@ya..     jinrifeng0..     renlijuan_..     xiaopeng_s..
    kd08@126.c..     xueyanghua..     moucu1@yah..     zsjthao@16..     licx@ripp-..     wgd1220@ya..
    ping63739@..     zbzhon69@1..     yzgyjf@126..     caohzou@12..     zuiyu1986@..     yutianlin1..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