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53题      
  知识点:   挣值分析   综合分析
  关键词:   AC   挣值        章/节:   投资控制       

 
某项目采用挣值法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ACWP>BCWS>BCWP。则项目(53)。
 
 
  A.  费用超支
 
  B.  进度延误
 
  C.  进度提前
 
  D.  投人落后
 
 
 

 
  第56题    2017年上半年  
   63%
( )以类似的项目进行类比估计当期项目的费用。
  第55题    2015年下半年  
   39%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对项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只有采用综合评价而优选的项目方案才算是最佳方案,对最佳方案的要求是技术上最..
  第51题    2018年下半年  
   53%
某工程项目,完工预算为2000万元。到目前为止,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实际支出800万元,成本绩效指数为0.8,假设后续不在生成本偏差..
   知识点讲解    
   · 挣值分析    · 综合分析
 
       挣值分析
        挣值分析是一种进度测量技术,可用来估计和确定变更的程度和范围,故而它又常被称为偏差分析法。挣值法通过测量和计算已完成的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以及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而达到判断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目的。因此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预算和费用来衡量工程的进度。
                      评价体系
                      挣值分析的参数主要有PV、AC和EV。
                      (1)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PV)。PV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计划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所需的预算工时(或费用)。计算公式为:
                      PV=计划工作量×预算定额
                      PV主要反映进度计划应当完成的工作量,而不反映应消耗的工时或费用。
                      (2)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AC)。AC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工时(或费用)。AC主要反映项目执行的实际消耗指标。
                      (3)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EV)。EV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工时(或费用),即挣值(Earned Value)。EV的计算公式为:
                      EV=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定额
                      挣值分析的评价指标有两组,分别是进度偏差和成本偏差、进度绩效指数和成本绩效指数。
                      (1)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SV是指检查时BCWP与BCWS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SV=EV-PV。当SV>0时,表示进度提前;当SV<0时,表示进度延误;当SV=0时,表示实际进度等于计划进度。
                      (2)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CV)。CV是指检查期间BCWP与ACWP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为CV=EV-AC。当CV<0时,表示执行效果不佳,实际消耗成本超过预算值,即超支;当CV>0时,表示实际消耗成本低于预算值,即有节余或效率高;当CV=0时,表示实际消耗成本等于预算值。
                      (3)成本绩效指标(Cost Performance Index,CPI)。CPI是指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值之比(或工时值之比),计算公式为CPI=EV/AC。当CPI>1时,表示低于预算,即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当CPI<1时,表示超出预算,即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当CPI=1时,表示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相吻合。
                      (4)进度绩效指标(Schedul Performance Index,SPI)。SPI是指项目挣值与计划之比,计算公式为SPI=EV/PV。当SPI>1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当SPI<1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当SPI=1时,表示实际进度等于计划进度。
                      再预测技术
                      项目出现成本偏差,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算出现了问题,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不相符。这必然会给项目的总体实际成本带来影响,这时候需要重新估算项目的成本。重新估算的成本称为最终估算成本(Estimate at Completion,EAC),也称为完工估算。根据完成剩余工作的成本(Estimate to Completion,ETC)的计算方法不同,再次进行预算的方法有三种。
                      (1)项目日后的工作将和以前的工作效率相同,未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和未完成工作预算的比例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和预算的比率相同。
                      ETC=(BAC-EV)×AC/EV=BAC/CPI-AC
                      EAC=AC+ETC=BAC/CPI=AC+(BAC-EV)/CPI
                      其中BAC为完成工作预算(Budget at Completion),即整个项目的所有阶段的预算的总和,也就是整个项目成本的预算值。
                      (2)假定未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已完成工作的效率没有什么关系,对未完成的工作,依然使用原来的预算值,那么最终估算成本就是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加上未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
                      ETC=BAC-EV,EAC=AC+ETC=AC+BAC-EV
                      (3)重新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预算工作,这需要一定的工作量。当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际上是对计划中的成本预算的否定,认为需要进行重新的预算。此时,ETC是未知的,只能得出公式:
                      EAC=AC+ETC
                      这里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某个项目涉及对10个函数代码的编写,项目由两个程序员进行结对编程,计划在10天内完成,总体预算是1000元,每个函数的平均成本是100元。项目进行到了第5天,实际成本是400元。显然,仅仅依靠这些信息无法知道项目是否超支。如果这时候进行了三个函数代码的编写,可以计算在第5天项目的各种指标数据如下。
                      计划预算成本(PV):100×5=500元
                      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AC):400元
                      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EV):3×100=300元
                      偏差数据计算过程如下。
                      成本偏差:CV=EV-AC=300-400=-100元
                      进度偏差:SV=EV-PV=300-500=-200元
                      成本绩效指数:CPI=EV/AC=300/400=0.75
                      进度绩效指数:SPI=EV/PV=300/500=0.6
                      从指标数据可以看出,这个项目如同许多信息系统项目一样,不但进度落后,而且成本超支。这时候,为了降低项目成本,可以采用把结对编程改为由单个程序员编写代码,以及降低程序员工资等措施来降低成本。
                      对于剩下工作的成本预算,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采用认为剩下工作的效率和已完成工作的效率相同的方法,则:
                      EAC=BAC/CPI=1000/0.75=1333元
                      采用认为剩下工作的效率和已完成工作的效率无关的方法,则:
                      EAC=AC+(BAC-EV)=400+(1000-300)=1100元
                      采用重新对剩下的工作进行预算的方法时,如果项目组使用了代码生成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使得每个函数代码的成本预算有望降为70元,则新的预算为:
                      EAC=AC+未完成工作新的成本估算值=400+7×70=890元
 
       综合分析
        在需求获取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方案的综合。由于需求获取来源的多样性,最初的需求表达往往是不规范的,描述问题的形式和角度各不相同。并不是用户提出的所有需求都是合理的,有些用户需求甚至是矛盾的,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分析人员用科学的方法找出系统各元素之间的联系,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功能、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等。通过分析确定满足功能要求的程度,根据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等删除其不合理的部分,增加其需要的部分,最终给出目标系统的逻辑定义。
        需求分析是一个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工作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前面介绍过的原型法,实践已经证明,原型法是需求分析的有力工具。分析过程应该得到正确、完整和清晰的系统需求。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系统结构层次图、数据流图、输入/处理/输出图、数据字典等描述系统的工具。
        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是自顶向下地逐层分解问题。在纵向上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在同一层次上再横向分解为若干部分,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较易理解的部分,确定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从而实现整体功能。
   题号导航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53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