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8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8题      
  知识点:   文档的编制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
  关键词:   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   需求        章/节:   信息管理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不包括( )。
 
 
  A.  软件(初步)确认测试计划
 
  B.  软件需求说明书
 
  C.  用户使用说明书初稿
 
  D.  集成测试计划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36题    2017年上半年  
   50%
( )不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
  第23题    2019年上半年  
   65%
( )是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的文档。
  第32题    2015年上半年  
   57%
在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说明和软件测试记录的基础上,对测试结果进行(32),形成软件测试报告。
   知识点讲解    
   · 文档的编制    · 需求分析    · 软件需求    · 需求分析阶段
 
       文档的编制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与软件文档编制工作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与软件文档编制工作的关系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监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对软件需求分析的相关内容(重点是工程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等)、需求分析过程、需求分析活动及文档格式进行审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并确定其可否作为软件开发的前提和依据。
        (1)参与用户需求调研,尤其是关键业务及有甲乙双方决策人物参与的大型交流会等。
        (2)组织有关单位参加《需求规格说明书》技术联合评审会议,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软件工程理论、用户需求及工程建设合同等进行审查并提出监理意见。
        (3)根据项目管理的理论,审核承建单位递交的《项目开发计划》。审核的重点是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工作背景是否适应本项目、工作分配及进度计划是否合理,以及软件开发风险因素分析、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等。
        (4)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软件开发的质量保证及配置管理计划等软件生存周期支持过程的文档。
        (5)审核承建单位针对本工程投入的软硬件资源是否满足工程需要并及时到位。
        (6)审核承建单位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具的合法性。
        (7)主持监理例会,做好监理日记,定期将项目进展情况及发现的问题汇总,并以项目月报的形式向项目建设单位做书面汇报。
        (8)做好项目往来文档的整理及存档工作。
        在需求分析阶段,监理工作的重点是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项目开发计划的审核。
 
       软件需求
        在进行需求获取之前,首先要明确需要获取什么,也就是需求包含哪些内容。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常,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或人的因素、环境需求、界面需求、文档需求、数据需求、资源使用需求、安全保密需求、可靠性需求、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等,并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此外,还需要注意其他非功能性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1)功能需求。
        (2)性能需求。
        (3)用户或人的因素。
        (4)环境需求。
        (5)界面需求。
        (6)文档需求。
        (7)数据需求。
        (8)资源使用需求。
        (9)安全保密要求。
        (10)可靠性要求。
        (11)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
        (12)其他非功能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点。
               (1)确定软件系统的综合要求,包括系统界面、功能、性能、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包括基本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量、峰值等。
               (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结构化方法中可用数据流图来描述;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类模型来描述。
               (4)修正项目开发计划。
               (5)如有必要,可开发一个原型系统以验证用户的需求。
               软件需求的分类
               下面介绍软件需求的分类。
               (1)功能需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2)非功能需求。它是指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或品质,如可靠性、性能响应时间、容错性和可扩展性等。
               (3)设计约束。其也称为限制条件、补充规约,这通常是对解决方案的一些约束说明。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由对软件的数据域和功能域的系统分析过程及其表示方法组成。它定义了表示系统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的方式。大多数的需求分析方法是由数据驱动的,数据域具有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3种属性。通常一种需求分析方法总要利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属性。
 
       需求分析阶段
        . 确定软件的可靠性目标;
        . 分析可能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 确定可靠性的验收标准;
        . 制定可靠性管理框架;
        . 制定可靠性文档编写规范;
        . 制定可靠性活动初步计划;
        . 确定可靠性数据收集规范。
   题号导航      2018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0187人 在线 
    455549265@..     xiaozifanl..     pamela.081..     huazhong19..     asdfoooo40..     469317204@..
    lixiaoting..     hesht2006@..     sunzhao200..     xibaomin@s..     truelvoe19..     yanchunyu1..
    zqc2008.go..     h1.01@126...     jzyjs678@1..     ailism@126..     liangyinke..     zhangfengl..
    wuzhonggxy..     3734404@qq..     wolfpeople..     xiadegui82..     bj@jitai.c..     523179420@..
    chuhuanyin..     zhentian19..     f2392694@s..     jianshanfa..     flicityfli..     175988186@..
    506655478@..     zyqc1000@y..     songdaming..     zhangwodee..     niexiaojua..     yyping0116..
    eadchris20..     380939480@..     snyoung200..     wurong_ycs..     liwei@mail..     598825446@..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