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9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6题      
  知识点:   机房工程   接地系统
  关键词:   机房   接地系统        章/节:   信息网络系统       

 
关于机房接地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网络及主机设备的电源应有独立的接地系统
 
  B.  分支电路的每一条回路都需有独立的接地线
 
  C.  网络设备的接地系统可与避雷装置共用
 
  D.  高架地板的机房可用铝钢架代替接地的地网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33题    2012年下半年  
   55%
消防联动设备的直流工作电压应符合GB156规定,优先采用(33)。
  第16题    2010年上半年  
   52%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的主机房,宜采用(16)的降温方式。
  第17题    2019年下半年  
   71%
关于机房内槽道敷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知识点讲解    
   · 机房工程    · 接地系统
 
       机房工程
        在机房工程施工监理中,要把握好以下4个重点。
        (1)审查好承建单位的工程实施组织方案,尤其要重点审查是否有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2)控制好施工人员的资质,坚持持证上岗。
        (3)要认真贯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规范的做法。
        (4)深入现场落实“随装随测”的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为了能够做好机房工程的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场地的选择、机房环境、接地系统和电源系统等规范要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在这方面,要熟记《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和《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的相关指标和参数规定。软考在线软考学院(www.csairk.com)的法律法规栏目有这两个规范的完整文本,在此不再转载。
 
       接地系统
        为了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防止寄生电容耦合的干扰、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在机房建设中要求有良好的地线系统。计算机机房的接地系统不仅对计算机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对计算机系统的电气安全性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方式概括来讲,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系统接地,还有一类是屏蔽接地。系统接地又可以细化成下面4种接地方式。
        (1)交流工作接地(中性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直流工作接地(逻辑接地),接地电阻按照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如IBM计算机要求接地电阻R≤2Ω,而DEC公司、太极系列机则要求接地电阻R≤1Ω,HP公司则只要求接地电阻R≤3Ω就行。
        (4)防雷接地,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一般应按照现行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设计。
        接地是以接地电流量流动为目标,因此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他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确定。
        计算机辅助设备中有许多静电屏蔽,如专用供电变压器的静电屏蔽层,局部空间或线路的屏蔽罩(设备外壳)。这些静电屏蔽的导体只有良好接地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所描述的屏蔽接地。系统接地和屏蔽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照其中最小值确定。当单独设置防雷接地时,应采取《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防止反击措施。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并宜采取多个计算机接地系统经铜排网和PE线接至同一接地干线的等电位措施。
        安全保护地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方法也分为计算机房内、外两种情况。计算机房内的安全保护地是将所有机箱的机壳,用一根绝缘导线串联起来,再用接地母线将其接地或接到配电柜的中线上。计算机房外使用的交流设备的机壳按有关电气规定进行接地。
        接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地棒法:接地棒的材料可用角钢、槽钢、钢管等,接地棒长度为两米五以上,接地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接地棒多少应根据各地情况而定。实施方法:接地棒垂直埋入地下,水平埋入深度不小于0.6m,然后用扁钢相连。二是埋设铜板:将一块铜板埋入离地面一米深处作为接地电极,铜板面积约一平方米以上,厚1~2mm,铜板的周围放些木炭可吸收水分增加湿度,减小接地电阻。
        防静电接地是电气设计中容易忽视但又不允许被忽视的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静电导致设备故障的事例,主机房内所有导静电地板、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座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在有爆炸和火灾隐患的危险环境,为防止静电能量泄放造成静电火花引发爆炸和火灾,限流电阻值宜为1MΩ。
   题号导航      2019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6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0423人 在线 
    434557395@..     baoynky@16..     jmsiti163@..     zhaoshen19..     zhaoguohai..     rankang_19..
    zyqc1000@y..     754291844@..     gzjinding@..     happy.pine..     mise.love@..     pamela.081..
    liuhairen1..     hy_cuicui@..     dx358@163...     wangjin76@..     cc20060704..     hdflk@163...
    hesht2006@..     xuqingshua..     keyzhong@y..     yaohaibo03..     zhscdjxc@1..     lizi669@16..
    xyq_262430..     mrgmrg@sin..     136775849@..     xzq0504@ya..     apple_3124..     yinchongxi..
    huazhong19..     nisili@163..     panjian818..     nhchang@ma..     fangayyz@1..     ygzgz74309..
    snyoung200..     szphjs@163..     lwbllp@163..     bes80@163...     cj25828203..     sd-changyu..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