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0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 202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30题      
  知识点:   访问控制   计算机局域网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   局域网
  关键词:   访问控制   局域网   令牌环网   通行证   环网   令牌   令牌环        章/节:   局域网和广域网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错误率: 51%      难度系数:      

 
令牌环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在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中,令牌也叫通行证,它具有特殊的格式和标记,令牌有()两种状态。
 
 
  A.  “空(Empty)”和“满(Full)”
 
  B.  “控制(Control)”和“释放(Free)”
 
  C.  “忙(Busy)”和“空闲(Free)”
 
  D.  “发送(Send)”和“接收(Receive)”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31题    2019年上半年  
   37%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由美国Xerox等公司研发并推广。以太网协议定义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标准,从而将不同的计..
  第32题    2020年下半年  
   69%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介质控制(CSMA/CD),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第32题    2020年下半年  
   69%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介质控制(CSMA/CD),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第66题    2009年下半年  
   31%
网络安全体系设计可从物理线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来进行,其中,数据库容灾属于(66)。
  第64题    2013年上半年  
   33%
技术安全是指通过技术方面的手段对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使计算机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能够容忍内部错误和抵挡外来攻击。它主要包括..
  第9题    2011年上半年  
   23%
连接数据库过程中需要指定用户名和密码,这种安全措施属于(9)。
   知识点讲解    
   · 访问控制    · 计算机局域网    ·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    · 局域网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指防止对计算机及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和存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限制访问系统的人员;另一种是限制进入系统的用户所能做的操作。前一种主要通过用户标识与验证来实现,而后一种则依靠存取控制来实现。手段包括用户识别代码、密码、登录控制、资源授权(例如用户配置文件、资源配置文件和控制列表)、授权核查、日志和审计。
        (1)用户标识与验证。
        访问控制是对进入系统进行控制,而选择性访问控制是进入系统后,对像文件和程序这类的资源的访问进行控制。一般来说,提供的权限有:读、写、创建、删除、修改等。安全级别指定用户所具有的权限,有管理员任务的人拥有所有的权限,最终用户只有有限的权限。
        用户标识与验证是访问控制的基础,是对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验证。三种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要求用户输入一些保密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
        .采用物理识别设备,例如访问卡,钥匙或令牌。
        .采用生物统计学系统,基于某种特殊的物理特征对人进行唯一性识别,包括签名识别法、指纹识别法、语音识别法。
        其中,密码是只有系统和用户自己知道的简单字符串,是进行访问控制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一旦被别人知道了就不再安全了。除了密码之外,访问控制的特性还包括如下内容。
        .多个密码。即一个密码用于进入系统,另一个密码用于规定操作权限。
        .一次性密码。系统生成一次性密码的清单,例如,第一次用A,第二次用B,第三次用C等。
        .基于时间的密码。访问使用的正确密码随时间变化,变化基于时间和一个秘密的用户钥匙,密码隔一段时间就发生变化,变得难以猜测。
        .智能卡。访问不但需要密码,还需要物理的智能卡才有权限接近系统。
        .挑战反应系统。使用智能卡和加密的组合来提供安全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系统。
        (2)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是对所有的直接存取活动通过授权进行控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机制,是对处理状态下的信息进行保护。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隔离技术法,二是限制权限法。
        隔离技术法,即在电子数据处理成分的周围建立屏障,以便在该环境中实施存取规则。隔离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物理隔离方式、时间隔离方式、逻辑隔离方式、密码技术隔离方式等。其中物理隔离方式各过程使用不同的物理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传统的多网环境一般通过运行两台计算机实现物理隔离。现在我国已经生产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涉密计算机,它采用双硬盘物理隔离技术,通过运行一台计算机,即可在物理隔离的状态下切换信息网和公共信息网,实现一机双网或一机多网的功能。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加装隔离卡,一块隔离卡带一块硬盘、一块网卡,连同本机自带的硬盘网卡,使用不同的网络环境。当然,物理隔离方式对于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必须采用两整套互不相关的设备,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但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两者就如两条平行线,永不交叉,自然也就安全了。
        限制权限法就是限制特权以便有效地限制进入系统的用户所进行的操作。具体来说,就是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安全密级授权不同的用户分在不同类别;对目录、文件的访问控制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防止越权操作;放置在临时目录或通信缓冲区的文件要加密,用完尽快移走或删除。
 
       计算机局域网
        局域网LAN不是纯计算机网络,从广义上讲,计算机化的电话交换机也属于LAN。它支持多对多的通信,即连在LAN中的任何一个设备都能与网上的任何其他设备直接进行通信。它的“设备”是广义的,包括在传输介质上的任何设备。它的地域范围是适中的,通常在10km之内。它是通过物理信道通信的,其信道以适中的数据速率传输信息。
        按拓扑结构分,局域网可分成总线状、树状、环状和星状。按使用介质分,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类。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三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适合于总线型结构的具有信道检测功能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其控制手段称为“载波侦听”。
                      实际上,当一个站开始发送信息时,检测到本次发送有无冲突的时间很短,它不超过该站点与距离该站点最远站点信息传输时延的2倍。假设A站点与距离A站最远B站点的传输时延为T(如下图所示),那么2T就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传输延时示意图
                      CSMA/CD又被称为“先听后讲,边听边讲”,其具体工作过程概括如下:
                      (1)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信息。
                      (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
                      (3)发送信息后进行冲突检测,如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阻塞信号(连续几个字节全是1),通知总线上各站点冲突已发生,使各站点重新开始侦听与竞争。
                      (4)已发出信息的各站点收到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新进入侦听发送阶段。
                      CSMA/CD的发送过程可描述如下图所示。
                      CSMA按其算法的不同存在非-坚持CSMA、P-坚持CSMA、1-坚持CSMA三种方式。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环是一种适用于环状网络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已由IEEE802委员会建议成为局域网控制协议标准之一,即IEEE802.5标准。
                      
                      CSMA/CD发送过程流程图
                      在令牌环网中,令牌也叫通行证,它具有特殊的格式和标记。令牌有“忙(Busy)”和“空闲(Free)”两种状态。具有广播特性的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还能使多个站点接收同一个信息帧,同时具有对发送站点自动应答的功能。其访问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令牌环访问控制传送过程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Token-Bus)是在综合了CSMA/CD访问控制方式和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的优点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总线控制方式主要用于总线型或树型网络结构中。该方式是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如下图所示,一个总线结构网络,如果指定每一个站点在逻辑上相互连接的前后地址,就可构成一个逻辑环,如图中A→B→D→E→A (C站点没有连入令牌总线中)。
                      
                      总线结构中的令牌环
               局域网的组网技术
               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根据局域网的不同主要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令牌环网络、FDDI光纤环网、ATM局域网等几种,下面介绍部分常见的组网技术。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由美国Xerox公司和Stanford大学联合开发并于1975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把办公室工作站与昂贵的计算机资源连接起来,以便能从工作站上分享计算机资源和其他硬件设备。1983年IEEE802委员会公布的802.3局域网络协议(CSMA/CD),基本上和Ethernet技术规范一致,于是,Ethernet技术规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的工业标准。它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
                      .拓扑结构:总线型。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
                      .传输速率:10Mbps。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50Ω)或双绞线。
                      .最大工作站数:1024个。
                      .最大传输距离:2.5km(采用中继器)。
                      .报文长度:64~1518 Byte(不计报文前的同步序列)。
                      它主要有两种组网方法:
                      (1)细缆以太网(10BASE-2):采用0.2英寸50Ω的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10BASE-2使用网卡自带的内部收发器(MAU)和BNC接口,采用T形接头就可将两端的工作站通过细缆连接起来,组网开销低,连接方便。
                      (2)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来连接的传输速率为10Mbps的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是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它不仅保持相同的以太帧格式,而且还保留了用于以太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由于快速以太网的速率比普通以太网提高了10倍,所以快速以太网中的桥接器、路由器和交换机都与普通以太网不同,它们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延时,100BASE-T与10BASE-T的比较见下表。
                      
                      100BASE-T与10BASE-T的比较
                      快速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快速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令牌环网络
                      令牌环网络(Token-Ring)系统在1985年由IBM公司率先推出。令牌环网的拓扑结构为环状,采用专用的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传输介质为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或者光纤,传输速率为4Mbps或者16Mbps。
                      令牌环网络系统遵循IEEE802.2和IEEE802.5标准,在传输效率、实时性、地理范围等网络性能上都优于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以太网。
                      令牌环网络的覆盖范围没有限制,但站点数却受到一定限制。使用STP时可连接2~260台设备,而使用UTP时只能连接2~72台设备。令牌环网络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令牌环网的原理图
                      FDDI光纤环网
                      FDDI,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以光纤传输介质的局域网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X3T9.5委员会制定。FDDI采用主、副双环结构,主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副环为冗余的备用环。
                      一个FDDI一般包括光纤、工作站、集线器和网卡等部分。在FDDI上所连接的工作站有双附接站(DAS)和单附接站(SAS)两类。凡是要直接连接到FDDI网上的设备,都应配置FDDI网卡。FDDI网卡分为双附接网卡和单附接网卡两种。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环是一种适用于环状网络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已由IEEE802委员会建议成为局域网控制协议标准之一,即IEEE802.5标准。
        
        CSMA/CD发送过程流程图
        在令牌环网中,令牌也叫通行证,它具有特殊的格式和标记。令牌有“忙(Busy)”和“空闲(Free)”两种状态。具有广播特性的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还能使多个站点接收同一个信息帧,同时具有对发送站点自动应答的功能。其访问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令牌环访问控制传送过程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在传输距离较短的前提下,所发展的相关技术的集合,用于将小区域内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组成资源共享的通信网络。在局域网中常见的传输媒介有双绞线、细/粗同轴电缆、微波、射频信号和红外线等。其主要特点如下。
        (1)距离短:0.1km~25km,可以是一个建筑物内、一个校园内或办公室内。
        (2)速度快:4Mbps~1Gbps,从早期的4Mbps、10Mbps及100Mbps发展到现在的1000Mbps(1Gbps),而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3)高可靠性:由于距离很近,传输相当可靠,有极低的误码率。
        (4)成本较低:由于覆盖的地域较小,因此传输媒介、网络设备的价格都相对较便宜,管理也比较简单。
        根据技术的不同,局域网有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络(Token Ring)、Apple Talk网络和ArcNet网络等几种类型。现在,几乎所有的局域网都是基于以太网实现的。当然,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对局域网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出现了一批像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一样的技术。
   题号导航      202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0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12789人 在线 
    liwei@mail..     liwei@mail..     lingxiao02..     haopingyan..     zatdc@pub...     dishou@163..
    petercheng..     anblg_1972..     420675445@..     may.meng@f..     jingang198..     yifei7758@..
    jinjie8825..     wdingxinwe..     wodetianxi..     chinawangq..     yizhutingy..     younglaw01..
    zhouyanhui..     o19880507@..     zqc2008.go..     liuyq@hdpu..     zengtianru..     pcojj@163...
    yizhutingy..     lingxiao02..     hqyzhaopin..     852691238@..     ylsmagic20..     coolcoolch..
    434557395@..     68tianshi@..     jinrifeng0..     czc318@163..     xiaoxiaoyu..     qddhss@soh..
    yushaoyong..     jiguang50@..     181805615@..     zhaopeng_0..     xiaodongwa..     fxa2006@16..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