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0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专区/  手机版/ 
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 202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70题      
  知识点:   系统性能   系统运行   结论   评估   评价结论   评价指标
  关键词:   系统性能   质量评价        章/节:   系统配置和方法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错误率: 19%      难度系数:      

 
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是指从系统实际运行的角度对系统性能和建设质量等进行的分析、评估和审计。评价的工作内容包括这样一些活动:
①给出评价结论;
②根据评价的目标和目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③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采用的评价方法;
④围绕确定的评价指标对系统进行评价。
正确的工作步骤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确定 并 查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我要标记      有奖找茬      上一题        下一题 
 

 
  第2题    2023年下半年  
   0%
在微型计算机中,通常用主频来描述CPU的(6);对计算机磁盘工作影响最小的因素是(7)。
  第27题    2024年上半年  
   0%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中,MIPS这一性能指标的含义是(63)。
  第65题    2021年下半年  
   41%
系统性能评价包括许多综合性指标,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评价指标,这些都建立在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众多具体性能指标的监视和评..
 
  第56题    2017年上半年  
   50%
系统用户管理是IT领域的重要问题。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用户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企业用户管理的功..
  第65题    2021年下半年  
   41%
系统性能评价包括许多综合性指标,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评价指标,这些都建立在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众多具体性能指标的监视和评..
  第46题    2024年上半年  
   0%
某股票运营公司的股票信息系统出现了如下问题,其中最严重、影响面最大的问题是( )。
   知识点讲解    
   · 系统性能    · 系统运行    · 结论    · 评估    · 评价结论    · 评价指标
 
       系统性能
               系统性能定义和指标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以系统响应时间和作业吞吐量为代表。响应时间(Elapsed Time)是指用户从输入信息到服务器完成任务给出响应的时间,即计算机系统完成某一任务(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存储器访问、输入/输出等待、操作系统开销等。作业吞吐量是整个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假定用户不间断地输入请求,则在系统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单个用户的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反比,即响应时间越短,吞吐量越大。为了缩短某一用户或服务的响应时间,可以分配给它更多的资源。性能调整就是根据应用要求和服务器具体运行环境和状态,改变各个用户和服务程序所分配的系统资源,充分发挥系统能力,用尽量少的资源满足用户要求,达到为更多用户服务的目的。
               计算机性能的其他常用指标还包括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和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Instruction Per Second)。
               (1) MIPS=指令数/(执行时间×1000000)。
               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 MIPS大小和指令集有关,不同指令集的计算机间的MIPS不能比较。
               ②在同一台计算机上MIPS是变化的,因程序不同而变化。
               ③有时MIPS指标会出现矛盾。
               ④主要适用于带有硬件浮点处理器的计算机。
               ⑤MIPS中,除包含运算指令外,还包含取数、存数、转移等指令在内。
               ⑥MIPS只适宜于评估标量机。
               ⑦相对MIPS指相对参照机而言的MIPS,通常用VAX-11/780机处理能力为1MIPS。
               (2)MFLOPS=浮点指令数/(执行时间×1000000)。
               ①与机器和程序有关。
               ②测量浮点运算时,比MIPS准确。
               ③MFLOPS比较适宜于评估向量计算机。
               ④MFLOPS与MIPS关系:1MFLOPS≈3MIPS。
               ⑤MFLOPS仅仅只能用来衡量计算机浮点操作的性能,而不能体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例如编译程序,不管计算机的性能有多好,它的MFLOPS不会太高。
               ⑥MFLOPS是基于操作而非指令的,所以它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不同的计算机。
               ⑦MFLOPS依赖于操作类型。例如100%的浮点加要远快于100%的浮点除。
               ⑧单个程序的MFLOPS值并不能反映计算机的性能。
               系统性能评估
               计算机性能评价技术可用于开发中和开发后的系统评价。主要包括三种技术:分析技术、模拟技术、测量技术。
                      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计算机系统参数与性能指标参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按其工作负载的驱动条件列出方程,用数学方法求解。其特点是具有理论的严密性,节约人力和物力,可应用于设计中的系统。它的数学工具主要是利用排队论模型进行分析。
                      模拟技术
                      模拟技术首先是对于被评价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系统模型,按系统可能有的工作负载特性建立工作负载模型;随后编写模拟程序,模仿被评价系统的运行;设计模拟实验,依照评价目标,选择与目标有关因素,得出实验值,再进行统计、分析。其特点在于可应用于设计中或实际应用中的系统,可与分析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混合系统。分析和模拟技术最后均需要通过测量技术验证。
                      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则是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测量,通常采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程序评估。其评估层次包括实际应用程序、核心程序、合成测试程序三个层次,但必须均为国际性组织认可的程序,同时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保证其准确性。
                      常用的国际认可的用来测试机器性能的测试基准测试程序(按评价准确性递减的顺序):
                      (1)实际的应用程序方法。
                      运行例如C编译程序、Tex、字处理软件、CAD工具等。
                      (2)核心基准程序方法。
                      从实际的程序中抽取少量关键循环程序段,并用它们来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3)简单基准测试程序。
                      简单基准测试程序通常只有10~100行而且运行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4)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为了体现平均执行而人为编制的,类似于核心程序,没有任何用户真正运行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系统运行
               系统管理分类
               IT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服务。IT系统管理工作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予以分类。
                      按系统类型分类
                      (1)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直接面向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仓库系统(Date Warehousing)、知识管理平台(KM)等。
                      (2)网络系统,作为企业的基础架构,是其他方面的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IP地址管理、广域网(ISDN、虚拟专用网)、远程拨号系统等。
                      (3)运作系统,作为企业IT运行管理的各类系统,是IT部门的核心管理平台。包括备份/恢复系统、入侵检测、性能监控、安全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帮助服务台、作业调度等。
                      (4)设施及设备,设施及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处于适合其连续工作的环境中,并把灾难(人为或自然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包括专门用来放置计算机设备的设施或房间。
                      对IT资产(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设备)的恰当的环境保护;有效的环境控制机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双层地板,隐藏的线路铺设、安全设置水管位置,使其远离敏感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和后备电力供应等。
                      按流程类型分类
                      (1)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2)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3)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涉及到人员职责、操作流程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标准化。企业IT部门除了IT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之外,还应该详细制定各类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IT支持作业方面的规范制度。此外,还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等由IT部门执行的以提供高质量IT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流程。
               系统运作报告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非正常操作、故障、性能监控、安全审计等信息,应该实时或随后形成系统运作报告,并进行分析以改进系统管理水平。
               是否有流程保证对所有不属于标准操作的操作性问题给予记录(在问题管理系统内)、分析和及时处理?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系统日志应该记录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且保存合理的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存储状况、CPU、内存利用水平等。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企业需要了解其IT能力能否满足其业务需要,因此它需要了解系统性能、能力和成本的历史数据,定期形成月度、年度性能报告,并进行趋势分析和资源限制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或调整其IT能力。
                      性能监控工具应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每日交易数、平均无故障时间、CPU、存储器等的使用状况、网络性能等,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响应变化的业务需求。
                      故障管理报告
                      企业应定期产生有关问题的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成本等,可以供管理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另外,对于每次故障处理应该进行数据记录、归类,作为基础,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确定与故障相关联的领域,比如硬件、软件等。
                      .影响度,故障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
                      .紧迫性,故障需要得到解决的紧急程度。
                      .优先级,综合考虑影响度、紧迫性、风险和可用资源后得出的解决故障的先后顺序。
                      .解决方法,故障解决的流程、处理方法。
                      这样有利于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来协助解决问题。
                      安全审计日志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网络上和用户系统中发生的各类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网络入侵、内部资料窃取、泄密行为等),并阻断严重的违规行为,就需要安全审计跟踪机制来实现在跟踪中记录有关安全的信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常见的审计记录可能包括:活动的用户账号和访问特权;用户的活动情况,包括可疑的行为;未授权和未成功的访问企图;敏感命令的运行等。
                      系统运作报告使对IT的整个运行状况的评价得以实现,IT报告应具备涵盖所有IT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例如风险及问题、财务状况、系统利用率、系统性能、系统故障时间、服务级别执行情况、安全审计等,这也为IT运作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结论
        从上面的概念和例子可以看出,要进行上面的白盒测试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测试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白盒测试呢?原因如下。
        . 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主流之外的功能、条件或控制时,错误往往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日常处理往往被很好地了解(和很好地细查),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难以发现。
        . 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基础上被执行。程序的逻辑流有时是违反直觉的,这意味着我们关于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一些无意识的假设,可能导致设计错误。只有路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
        . 印刷上的错误是随机的。当一个程序被翻译为程序设计语言源代码时,有可能产生某些打印错误,很多将被语法检查机制发现,但是,其他的错误只有在测试开始时才会被发现。打印错误出现在主流上和出现在不明显的逻辑路径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评估
        评估测试不只针对物理设备,更重要的是要评估、比较各种网络技术。通常使用模拟测试配置和模拟负载进行子系统(如路由器)和网络技术(如ATM或FDDI等)的评估。评估测试不适用于全局网络,因为全局网络拓扑负载、网络设备太多,不好准确定位引起问题的原因和位置,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多数评估测试在专用的子网测试环境中进行。
        很多公司都有其固定合作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如路由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供应商,通常很少再做设备比较测试,但网络技术的比较测试需要经常进行。企业经常面对选择哪种技术以及怎样比较不同技术的问题,所以技术评估是评估测试中很重要的一项。
        在比较设备与技术时,除了使用专用于待测设备或技术的工程负载外,有经验的程序员也使用真实负载,使用真实负载可以了解待测设备或技术在特定环境下的运行性能。通过两种负载模式检测结果的比较,可以获知待测设备还有多少多余容量。
        评估测试与设备或技术的功能/特征测试一样,用于比较待测设备或技术的性能、稳定性、特性、易用性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评估测试实质是衰减测试的基础,评估测试中对几种设备或技术进行比较;衰减测试中对同一设备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测试中选择设备的标准也完全可作为验证升级版本工作正常与否的标准。尽可能多地集成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测试是非常好的方法,最初的产品评估测试可以被开发阶段的可接受性测试和升级阶段的衰减性测试所借鉴。
        评估测试是最常进行的测试,在设备选型、技术选型,以及网络系统升级过程中都要进行或多或少的评估测试。
        用于评估测试的负载模式和测试脚本要能有效覆盖被检测的设备和技术。常使用最好情形(工程负载)和真实负载模式进行测试,两种方式都提供了唯一的、重要的检测结果,测试人员要能够理解、解释测试结果间的不同。
        工程检测结果是被测设备和技术在最理想的情形下测试得到的结果,因此不能在真实运行环境里显示它们的运行性能;真实检测结果能很好地显示待测设备或技术在运行网络环境中的性能,但无法预测设备的总容量。如果时间允许,两种测试都要做。通常测试人员只有时间进行一种测试,一般进行最好情形的测试。许多公开发行的测试报告都是基于最好情形(工程负载)下的测试结果。
        所有的测试配置都是模拟的。用于设备比较的测试配置不一定要代表运行网络的典型配置,任何有效、公正的测试配置都能对被测产品进行很好的比较。然而,测试配置和负载越接近运行网络的配置和负载,测试的结果越能反映被测设备在运行网络中的运行情况。
        在安装和配置测试网络时必须注意:要确保配置中所有测试组件都是最新版本,使测试尽可能地公正和统一,以取得最好的测试结果。在测试非正式版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发布日期经常有错误。测试配置中安装了非正式版后,它还可能会变,所以非正式版的测试结果和正式版的测试结果经常不一致,分析非正式版的设备经常会延误项目的进行。
        进行评估测试时,除了被测设备,测试配置中的所有网络组件都要保持不变。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测设备可以进行公平比较。对于子网,这一点很容易做到(一个网络设备很容易被另一个设备所替代)。
        网络技术评估要比较各种网络技术,因而测试配置中的几个网络组件都需要更换。重要的是不要改变源或目标配置。在配置中不仅通信线路需要更换,路由器也需要更换。传输负载和端点的配置要保持不变。
        需要评估测试计划中的各个测试任务,逐步完成测试、数据收集和数据解释。在评估测试中,各测试进行的先后次序没有关系,因为它们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多次重复进行的。当在测试中发现了新的信息时,以前所做的测试可能要重新进行以确定它的测试结果,或要对以前的测试稍作改变以检验网络运行的其他方面。此外,在评估期间设备提供商经常发布新的版本或非正式的版本,所以各种基于这种设备的测试都要重新进行。
        制定网络设备、技术比较或取舍标准时,不仅要参考评估测试所得的测试结果数据,还要综合考虑其他一些信息,如各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但由于没有运行网络的持续和峰值负载要求,所以缺少比较基准,往往将产品评估测试引入歧途。
        最后要根据评估测试所得的数据和图表对网络系统作出总结性评估,并撰写网络系统评估报告。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的目的
               评价结论的目的包括评价报告的评审和评价数据的处理。
               评价报告的联合评审
               评价报告的草稿应交付评价的请求者。应组织评价者和请求者之间的联合评审。请求者应有机会对评价报告提出意见。之后,应把该评价报告交给请求者。
               评价数据和文档的处置
               将评价报告正式交付给请求者之后,评价者应处理与评价有关的数据。
               可以根据数据的类型使用下列方法进行:
               ①供评价的文档应归还给请求者,或者存档一个规定的期限,或者以安全的方式销毁;
               ②评价报告和评价记录应存档一个规定的期限;
               ③所有其他数据应存档一个规定的期限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
               当某些数据的规定存档期限到期时,应将其再次保存一个规定的期限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
               只要请求者明确表示同意,评价者就可以使用中间评价结果,以便研究评价技术和软件的度量。
 
       评价指标
        (1)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 SV):指检查日期BCWP与BCWS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SV=BCWP-BCWS=EV-PV
        当SV>0时,表示进度提前;当SV<0时,表示进度延误;当SV=0时,表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2)费用偏差(Cost Variance, CV):检查期间BCWP与ACWP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CV=BCWP-ACWP=EV-AC
        当CV<0时,表示执行效果不佳,即实际消耗费用超过预算值即超支;当CV>0时,表示实际消耗费用低于预算值,即有节余或效率高;当CV=0时,表示实际消耗费用等于预算值。
        (3)成本绩效指数(Cost Performance Index, CPI):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值之比(或工时值之比),即:
        CPI=BCWP/ACWP=EV/AC
        当CPI>1时,表示低于预算,即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当CPI<1时,表示超出预算,即实际费用高于预算费用;当CPI=1时,表示实际费用等于预算费用。
        (4)进度绩效指数(Schedul Performance Index, SPI):项目挣值与计划之比,即
        SPI=BCWP/BCWS=EV/PV
        当SPI>1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当SPI<1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当SPI=1时,表示实际进度等于计划进度。
   题号导航      202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70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
    在线人数   共计 8988人 在线 
    zhihui-11@..     448244204@..     wxqun1985@..     373006773@..     zhangleiha..     wj_1129@16..
    zhoufeng52..     416759@163..     asdfoooo40..     kouhangzho..     lxpxueping..     278191657@..
    pinkeen@16..     LY9851201@..     coolcoolch..     xyq_262430..     chuhuanyin..     suntj1985@..
    zhaopeng_0..     lulz@sina...     344175482@..     SUNMDZJ@YA..     xhjcwj@126..     lmkhqgk@ya..
    yudakeji@1..     derekfcs88..     martinren3..     yarjach@ya..     panjian818..     erlong722@..
    420675445@..     liyashi998..     learningto..     zuiyu1986@..     cxqchen@ho..     lzzq545003..
    lqx.phy@16..     flcqkdczy@..     sd_lxq@126..     964104@163..     szromeo@16..     rh_hyd@hot..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