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 > 系统运行 > 系统运行和维护 >
|
考试要求:掌握
相关知识点:4个
|
|
|
|
|
(1)评估旧系统存在的问题,评估升级旧系统的价值和升级的代价。
|
|
|
(2)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分析旧的系统,寻找旧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系统的设计目标提供参考。
|
|
|
(3)在新系统方案确定后,进行新旧系统比较以便验证新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
|
|
|
(4)理解新旧系统之间的差异、确定新旧系统转换的技术路线。
|
|
|
|
为了明确旧系统完成的功能,需要对旧系统进行建模。对旧系统的建模,可使用类似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这样的工具进行高阶的业务建模。旧系统的分析结果可以是若干高阶的数据流图、功能点清单和性能清单等。其中描述了旧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功能和问题。
|
|
|
(1)比较新旧系统。通过比较新旧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参考新系统的目标和规模、可以确定新旧系统的主要差异。对新系统提出的要求至少包括:新系统必须完成旧系统的基本功能;新系统必须改正旧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错误、缺陷;新系统应提供全新的功能和性能,并覆盖需求和分析阶段发现的软件需求。
|
|
|
(2)复查问题。完成新系统设计后,复查在分析旧系统阶段发现的全部问题定义、并根据新系统的设计模型比较系统规模、功能改变、性能改进、与预期的开发目标之间的关系等,检查是否存在系统分析师对系统的误解、或在新方案设计中没有涵盖的潜在问题。
|
|
|
(3)控制规模。对旧系统的分析和建模,应控制在一个较小的开销规模上。因为新旧系统比较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和复查问题,而不是得到旧系统的详细设计。
|
|
|
|
根据新旧系统比较的结果,可以得到未来新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转换策略。通常新旧系统的转换有直接转换、逐步转换和并行转换3种主要的策略。
|
|
|
(1)直接转换策略。新系统是完全重构的系统,可能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软件来构建、或者用户业务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对原有系统只能进行抛弃处理。采用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新系统能够非常灵活地适应业务需要,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系统稳定、扩展性强,整个软件系统的利用率比较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
|
|
|
.由于需要一套比较完整的业务需求,开发新系统的周期比较长,一次性投资巨大,未经广泛使用并证明是成熟可靠的新技术平台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
|
|
|
.旧系统通常积累下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必须将业务数据的录入、转换、检查以及在新系统中的重建作为重要的工作进行考虑,尽量减小在新旧系统转换的时候对用户现有业务的冲击。
|
|
|
新旧系统转换还需要考虑诸如:维持新系统运行的日常开销、由于使用习惯改变带来的学习时间、培训人员的成本等因素。
|
|
|
(2)逐步转换策略。逐步转换策略又称为分段转换、向导转换、试点过渡法等。这种策略是部分继承原有系统,部分进行新系统的更新和开发的技术路线,每成熟一部分新系统软件,就更新一部分旧系统软件,最终采取渐进的方式,过渡到新的软件平台上来。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新旧系统的转换震动比较小,用户容易接受,但也由于是采用渐进式,导致新旧系统的转换周期加长,同时由于需求的变化,给新系统的稳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开发新旧系统之间的接口、还需要制订阶段性的转换目标和计划。
|
|
|
(3)并行转换策略。这种策略是在一定的阶段并行使用新旧系统,将同样的业务在新旧系统中都完成一次。然后在确认新系统已经可以稳定工作后、停止旧系统和全面启用新系统。并行转换策略会较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并且难以控制新旧系统中的数据变化,因此很少使用。
|
|
|
对于现有信息系统比较稳定、能够适应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建设单位、或新旧系统转换风险很大(例如:订票系统或银行的中间业务系统),可以采用渐进方式;对于现有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问题,比如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要,存在安全、性能等方面问题的,应采用直接转换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