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首页 > 知识点讲解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知识路径: > 网络安全 > 入侵检测系统 > 
考试要求:掌握      相关知识点:7个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态配置分析、异常性检测方法、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
               静态配置分析
               静态配置分析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如系统文件的内容或系统表,来检查系统是否已经或可能会遭到破坏。静态是指检查系统的静态特征(系统配置信息),而不是系统中的活动。
               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入侵者对系统攻击时可能会留下痕迹,这可通过检查系统的状态检测出来;系统管理员以及用户在建立系统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遗漏一些系统的安全性措施;另外系统在遭受攻击后,入侵者可能会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安全性后门以方便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所以静态配置分析方法需要尽可能了解系统的缺陷,否则入侵者只需要简单地利用那些系统中未知的安全缺陷就可以避开检测系统。
               异常性检测方法
               异常性检测技术是一种在不需要操作系统及其防范安全性缺陷专门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检测入侵者的方法,同时它也是检测冒充合法用户的入侵者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许多环境中,为用户建立正常行为模式的特征轮廓及对用户活动的异常性进行报警的门限值的确定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所以仅使用异常性检测技术不可能检测出所有的入侵行为。
               目前这类IDS多采用统计,或者基于规则描述的方法,建立系统主体的行为特征轮廓:
               (1)统计性特征轮廓由主体特征变量的频度、均值以及偏差等统计量来描述,如SRI的下一代实时入侵检测专家系统,这种方法对特洛伊木马以及欺骗性的应用程序的检测非常有效。
               (2)基于规则描述的特征轮廓,由一组用于描述主体每个特征的合法取值范围与其他特征的取值之间关系的规则组成(如TIM)。该方案还可以采用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
               (3)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自学习提取正常的用户或系统活动的特征模式,避开选择统计特征这一难题。
               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用户行为中那些与已知入侵行为模式类似的行为、那些利用系统中缺陷或间接违背系统安全规则的行为,来判断系统中的入侵活动。
               目前基于行为的IDS只是在表示入侵模式(签名)的方式以及在系统的审计中检查入侵签名的机制上有所区别,主要可以分为基于专家系统、基于状态迁移分析和基于模式匹配等几类。这些方法的主要局限在于,只是根据已知的入侵序列和系统缺陷模式来检测系统中的可疑行为,而不能检测新的入侵攻击行为以及未知的、潜在的系统缺陷。
               入侵检测方法虽然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好的效果,但总体看来各有不足,因而越来越多的IDS都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以互补不足,共同完成检测任务。
 
 相关知识点:
 
软考在线指南
优惠劵及余额
在线支付
修改密码
下载及使用
购买流程
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旗下网站群
高级资格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初级资格科目
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信息处理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中级资格科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软件评测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信息安全工程师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