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首页 > 知识点讲解
       信息系统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运维概述 > 信息系统概述 > 信息系统的概述 > 
被考次数:7次     被考频率:中频率     总体答错率:40%     知识难度系数:     
考试要求:掌握      相关知识点:12个      
        系统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系统通过这些联系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说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部件的集合。
        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一些科学学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发现系统的一些固有性质与个别系统的特殊性无关。二次大战前不久,路德维希·冯·倍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概念和一般系统理论。1954年,建立了一般系统理论促进协会,系统的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1957年,美国人古德写的《系统工程》公开出版,“系统工程”一词被确认。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系统工程思想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性。
        系统的一般定义是: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定环境中一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有机集合体。
        系统的概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一个抽象的系统可以是相关的概念或思维结构的有序组合,如卡尔·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凯恩斯所创立的凯恩斯经济学派等。而一个实际系统是为完成一个目标而共同工作的一组元素的有机组合。上至国家,下至一个小单位、一个家庭及一个人内部的血液循环都是系统。
        系统是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通常由输入部分、处理部分、输出部分和反馈机制组成。系统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1)整体性:一个系统要由多个要素组成,所有要素的集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要素不但有着自己的目标,而且为实现整体的目标充当着必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2)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目的是一个系统的主导,它决定着系统要素的组成和结构。这种目的性在某些系统中又体现出多重性。
        (3)关联性:即一个系统中各要素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这种联系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系统目标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发展,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更。
        (4)层次性:一个系统必然地被包含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这个更大的系统常被称为“环境”,一个系统内部的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个很小的系统,这些小系统常被称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Subsystem)”,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系统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按照综合复杂程度划分,可分成生物系统、物理系统、人类社会及宇宙;按照抽象程度划分,可分成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划分,可分成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按照与外界关系划分,可分成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按照系统内部结构分,可分成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人类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和科技各个领域所必需的智能型工具。在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众多领域中,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DP)是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辅助设备技术的完善,计算机数据处理已经从其应用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成熟和完善的高级阶段,当前已经能够为多种应用领域提供不同应用类型和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本来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它一般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有完整功能的集合体。在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中,由于面向企业和部门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开发量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信息系统,据估计,在整个计算机应用中有60%以上的应用与管理相关。因此,其面向管理的广泛性,使得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指面向企业(泛指各种部门和机构)支持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而不再附加说明。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一般由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组设备和一些手工处理单元组成一个整体,用于收集、存储、管理数据和为用户提供有用信息。有时也会把非计算机的、全部人工处理信息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一个信息系统通常应有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打印输出、查询统计和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门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新的技术学科和工程领域,它研究和解决面向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问题,培养其专门人才,即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系统分析员。通常,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称为信息工程(IE)或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信息资源和信息用户组成的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人机系统。人们构造信息系统来采集、处理、存储和分发数据,为组织运营与决策服务。
        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信息系统也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控制论、系统论等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效率、改善组织效益为目标,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得知,构成信息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技术、人和组织等。
               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是保障信息系统得以运行的基本支撑,是信息系统的物理构成,通常泛指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实际应用中IT已成为信息系统的代名词,本书中出现的“IT”与“信息系统”也可相互指代。信息系统的技术要素包括数据、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和基础设施几个方面。
                      数据
                      数据是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元素。
                      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各种原始资料,如文字、数字、声音和图像等。数据未经加工时不具备直接使用的价值。
                      (1)信息:将原始数据进行一定形式的格式化,经过加工、解释后成为对人们有用的数据即为信息。信息对接受者的决策和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知识:将数据加工、解释为信息的过程需要相关知识的支持。例如,对于反映某一企业某一时点资产状态的资产负债表,上面列出了企业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明细数据,但对于一个不具备企业会计知识的人而言,这张表里的各项数据仅仅是一串数字而已,他无法将这些数据转换、解读为企业资产状况的信息,更不能帮助其判断该企业运营是否正常。因此,知识蕴含了数据到信息的过程和规则,知识用来组织和使用数据,使之适合特定的任务。
                      (3)智慧:智慧是积聚的知识及对其灵活和创新的运用,它代表更加宽广、更加深刻的某个特定领域或多个领域的规则和模式。应用智慧常常可以把一个领域的概念应用于新的情况和问题。例如,理解了身份证号码这一唯一性标识的概念后,可以将其应用到特定的编程条件中,用来在数据库中挑选出该号码所代表的人的基本信息及相关信息(如工资信息、考勤信息等),这就是知识积累的结果。
                      信息系统中,以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应用智慧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使数据经信息系统处理呈现并经领域经验和知识解读后形成信息,为管理及管理决策服务。
                      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称为硬件设备,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一般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
                      信息系统依靠软件帮助终端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将数据加工转换成各类信息产品。软件用于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存储及控制信息系统的活动,一般分为基础软件和信息系统软件。
                      (1)基础软件:支持信息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
                      (2)信息系统软件: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称为信息系统软件,又称为应用软件,如ERP软件、SCM软件、CRM软件、OA软件、财务软件、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一定的拓扑结构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总交换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包括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UPS系统、机房空调系统、机房弱电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等在内的,维持机房安全正常运转,确保机房环境满足信息系统设备运行要求的各类设施。
               人
               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系统,其中的人包括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角色,他们开发、维护、管理或学习和使用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中的人员角色如下表所示。
               
               信息系统中的人员角色
               在新兴IT技术环境,如云计算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维中的诸多角色将由云服务供应商担当。
               组织
               组织是指信息系统隶属并服务的主体。系统帮助组织更加高效地运作,获得更多的客户或改善对客户的服务,并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赢得竞争优势。组织有各种类型,如政府、教育和医疗机构、企业、社团、宗教团体等。各类组织及其典型应用如下表所示。
               
               各类组织及其典型应用
               组织是信息系统的领域环境,由于组织的社会属性,使得信息系统不再单纯地只属于技术系统,而是融合成为了更加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有效地组织好系统运行对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系统运行组织的建立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各企业、各组织中负责系统运行的大多信息中心、计算中心、信息处等信息管理职能部门。随着人们对信息作用的认识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来看,目前信息机构有以下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信息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
               按照上图(a)的方式,信息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信息资源可以为整个企业共享,但是由于系统运行中有关的协调和决策工作受到本身在组织内部所处地位的影响,而导致对信息处理的决策能力较弱。
               按照上图(b)的方式,信息中心在经理之下、各职能部门之上。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本身所处地位较高而便于进行协调和决策,但往往容易出现脱离管理或服务较差的现象。
               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运用,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最好是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各尽其责。信息中心主任最好是由组织中的副总经理兼任,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对组织内部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
 
本知识点历年真题:
隶属试卷 题号/题型 题干 难度系数/错误率
   202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运行管..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0题
选择题
构成信息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1)、人和组织等。
   2023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运行管..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4题
选择题
根据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信息系统的核心要素不包括(1)。
>>  更多  本知识点历年真题
 
 相关知识点:
 
软考在线指南
优惠劵及余额
在线支付
修改密码
下载及使用
购买流程
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旗下网站群
高级资格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初级资格科目
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信息处理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中级资格科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软件评测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信息安全工程师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