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点讲解
       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知识 > 信息化、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发基本知识 > 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概念 > 
被考次数:2次     被考频率:低频率     总体答错率:34%     知识难度系数:     
相关知识点:38个      
        当我们出差到异地他乡时,只要带一张信用卡,就可以到当地银行取款;当我们思念亲人时,只要拨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亲情的温暖;当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我们只要在家中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比赛盛况,你是否意识到,信息革命已经在我们身边悄悄地发生了。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4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个要素,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个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与国外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有所不同。
               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要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指要发展自己的信息技术和产业,这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自主技术和国产装备,这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信息化人才,是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队伍,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人才队伍对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指建立一个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保障国家信息化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字方针,进一步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对外合作水平,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要迈上一个新台阶,初步建成国家信息化体系。“十五”期间具体目标如下:
               .大力发展IP宽带网建设。
               .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目标。
               .继续高速发展信息产业。
               .继续发展有线电话和有线电视。
               .电子商务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电子政务将有很大进展。
               .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以及领域信息化。
               .继续推进电信体制改革。
               .促进整个信息产业的稳定发展。
               .加快信息化急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软化;促进国民经济生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信息要素)配置优化;对国民经济基本资源(能源、物资、人力和资金)的替代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作用(乘数效应);对国民财富的增值作用,等等。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按所处的行业分为: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分为: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
               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信息化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系统(ABC),等等。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我国信息化政策法规
               在《国家“十五”信息化专项规划》中,信息化被描述为“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与工业化一样,信息化也是一种与技术、经济和社会变化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如何应对全球信息化发展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加快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成为摆在政府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家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障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例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连网管理办法》、《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
               在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想,将信息化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信息化政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发展政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政策,以及与信息化有关的法令法规体系的建设。
                      信息技术发展政策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信息技术政策在信息化政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就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政策。在该小组1983年5月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发展计算机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基本政策思路,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开发要以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片机为主要方向;大力加强软件技术开发,迅速形成软件产业;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会议提出的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思想成为制定我国信息技术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
                      为了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对传统的科技体制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大力促进企业成为信息技术开发的主体,积极扶植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信息技术成果的交易和市场推广;加强科技产业化基地,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鼓励科研院所的信息技术人员自主创业,加快信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在推进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家的科技计划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成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陆续推出“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七三”计划等重大综合型科技计划,在这些计划中,信息技术的研发被列为重中之重,研发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向信息技术项目倾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会同有关部门、省市,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确定了应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138项,其中信息技术重点领域占了25项。该《指南》是引导信息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明确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开发的主要领域和主要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南》中确定的重点技术领域包括各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和各类操作系统、数字类视音频设备、集成电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以及各种信息应用系统。
                      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1)通信产业政策。
                      反垄断、放松管制和市场化改革一直是通信产业发展政策关注的核心。1998年3月,国家组建信息产业部,拉开了电信业政企分开、电信重组和公司化运作的序幕。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分别批复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2000年12月,铁道通信公司也随之成立。至此,原邮电部政企不分、独家垄断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开始形成数网竞争的市场结构。2001年,经过专家的激烈争论和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反复论证,国家决定对中国电信再次分拆重组。经历这次重组整合后,我国基础电信领域逐步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6家基础电信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在对基础电信业务进行改革重组的同时,通信行业的政策调整还涉及到增值服务市场的放开、通信服务定价政策的调整等。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无线寻呼、互联网接入和内容服务等电信增值服务逐步向社会开放,外资和民营企业纷纷进入电信增值服务领域。同时,通信服务的定价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逐步减小政府对通信服务定价的影响,扩大市场机制的定价范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先后出台多项价格调整政策,除了极少一部分通信服务项目如市话、长话和移动通信服务依然由政府定价外,其他的服务项目(如互联网接入、IP电话等服务的价格以及各种通信增殖服务的价格)已经完全放开,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初装费也大幅度地降低了。通信定价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方向的转变使得通信资费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极大地带动了通信用户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并对我国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信息产品制造业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信息产品制造业就已经成为竞争性产业,无论是市场准入、产品定价还是外商投资,都已经全面放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产品制造业政策的重心转向产业的重组方面,主要是围绕高技术产业园区,培育国家级开发与生产基地,重点扶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大公司为主体,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企业的改组和整合,加大企业的开发创新力度,形成高效的创新机制。
                      进入新世纪后,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同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上述政策涉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融资、税收、技术研发、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等方方面面,并就软件企业认定制度、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和行业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在2002年7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又重点讨论了软件产业的发展问题。会议提出了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5项政策思路:一是鼓励应用,内需拉动,把培育市场作为发展软件产业的切入点;二是坚持开放,扩大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三是创造工程化环境,促进国产软件标准和质量与国际接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走私盗版活动;四是深化改革,鼓励竞争,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的软件骨干企业;五是大力培养和广纳高层次的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系统设计等方面人才,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作用。
                      电子政务发展政策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信息化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该《指导意见》指出,推进电子政务不仅对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强化政府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也将发挥积极的先导作用。《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目标,即初步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有较大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人员培训工作得到加强,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取得重要进展。《指导意见》还确定了电子政务的建设原则和政策措施,强调发展电子政务,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要从实际出发,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不搞“花架子”、不“刮风”。同时,发展电子政务,还要体现改革精神,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信息化法规建设
                      在制定信息化政策时,信息化立法是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信息化立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信息化立法进程也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明显加快。根据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地方政府有关信息化的法律文件约2 700件,立法的类型涉及信息安全、信息产业、信息产权、技术标准、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中,在信息保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以及与信息有关的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立法体系。在电信、广播电视、政务信息公开、隐私权保护、电子身份认证和电子化交易等立法方面,也已着手准备,部分立法已经被纳入到正式的立法议程。
 
 相关知识点:
 
软考在线指南
优惠劵及余额
在线支付
修改密码
下载及使用
购买流程
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旗下网站群
高级资格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初级资格科目
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信息处理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中级资格科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软件评测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信息安全工程师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9:00-20:00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service@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