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在线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请选择科目]
[ 成为 VIP会员 ]        登录  |  注册      我的  购物车
 
科目切换  联系我们 
    
  |   [请选择科目]

VIP:有效提升20分!  真题  历年真题 (可免费开通)/  百科全书/ 机考模拟平台/  最难真题榜/  自测/  攻打黄金十二宫/  真题检索/  真题下载/  真题词库
知识   必会知识榜/  最难知识榜/  知识点查询/      文档   学习计划/  精华笔记/  试题文档     纸质图书   《百科全书》HOT!!/         /        首页/  2025年上半年专区/  手机版/ 
首页 > 知识点讲解
       系统管理标准简介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知识 >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 系统运行管理的标准化 > 
被考次数:1次     被考频率:低频率     总体答错率:42%     知识难度系数:     
考试要求:了解      相关知识点:87个      
               ITIL标准
               OGC于2001年发布的ITIL 2.0版本中,ITIL的主体框架被扩充为6个主要的模块,即服务管理(Service Management)、业务管理(The Business Perspective)、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管理(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应用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Planning to Implement Service Management)和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这6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ITIL框架结构
               在这个框架中,服务管理模块在ITIL 2.0中处于最中心的位置,该模块包含了10个核心流程以及一项IT服务管理职能。
               这10大核心流程从复杂的IT管理活动中,梳理出最佳实践企业所共有的关键流程,比如服务级别管理(SLM)、可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和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等,然后将这些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明确定义各个流程的目标、范围、职能和责任、成本和效益、规划和实施过程、主要活动、主要角色、关键成功因素、绩效评价指标,以及与其他流程的相互关系等。这些核心流程和管理职能被分为两个流程集,分别是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
               ITIL作为一种以流程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的IT服务管理指导框架,摆脱了传统IT管理以技术管理为焦点的弊端,实现了从技术管理到流程管理,再到服务管理的转化。这种转化具体体现为,ITIL非常强调各服务管理流程与组织业务的整合,以组织业务和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IT服务的管理。这样的结果使IT部门提供的IT服务更符合业务的需求和成本效益原则。
               COBIT标准
               COBIT标准首先由IT审查者协会提出,主要目的是实现商业的可说明性和可审查性。IT控制定义、测试和流程测量等任务是COBIT天生的强项。COBIT模型在进程和可审查控制方面的定义非常精确,这种可审查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IT流程的可靠性和可测试性。
               COBIT所定义的流程被划分为与IT系统实施周期相对应的4个独立域。它们分别是:规划和组织、采购和实施、交付和支持以及监测,如下图所示。
               
               COBIT实施周期
               COBIT模型包含34个流程,其中每个流程都在其父域中有自己的编号,以方便识别。例如,问题管理控制及其相关的标准是交付和支持域定义的第10个流程;变化管理是采购和实施域定义的第6个流程。
               每个COBIT流程定义还明确地指出了流程的控制对象、成功实施流程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用于测量流程质量改进的具体量化标准,以及针对具体流程的成熟度模型。这种成熟度模型定义了流程的功能特质,即从手动到全自动,再到优化过程的功能特性。
               此外,针对具体流程的成功因素和量化改进标准(被称为“关键目标指针和关键性能指针”)也都有自己的定义。这两项内容可以用作连续性改进流程的一部分。
               HP ITSM参考模型和微软MOF
               ITIL虽然已经成为了IT管理领域的事实上标准,但由于它没有说明如何来实施它,因此以ITIL为核心,世界上的一些IT企业开发了自己的IT管理实施方法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微软公司的MOF(管理运营框架)和HP公司的HP ITSM Reference Model(惠普ITSM参考模型)。
               基于ITIL理论,惠普提出了关于IT服务管理的方法论ITSM,ITSM服务管理参考模型分为4大部分:包括企业IT服务规划与管理、企业IT服务的开发及利用、企业IT日常运作、业务与IT的战略整合。其中涉及可用性管理、IT规划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成本管理、IT服务发展计划、配置管理、变更管理、运营管理、问题管理、突发事件管理、实施与测试、业务评估、制定IT战略等众多模块。体现在惠普产品里面就是OpenView产品家族,涵盖了帮助台、SLA Management、资产管理、变更管理、控制管理等多个工具。
               微软的MOF (Microsoft Operations Framework)在如何对支持关键任务服务解决方案的IT操作过程进行规划、部署和维护方面提供了指南。MOF是一种结构化的、但非常灵活的方法,它是以下述因素为基础的:微软的咨询和支持小组以及他们与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协作经验,微软的内部IT操作组;IT基础结构库(ITIL),介绍交付关键任务服务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过程和最佳方法;来自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的ISO 15504(又被称为SPICE),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法,用于评估软件进程的成熟性。
               MOF和HP ITSM Reference Model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前者是特地针对微软的产品和服务而被开发的,而后者是惠普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的该公司使用的ITSM实施方法论。
 
 相关知识点: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第三方/外包的管理
跨平台管理
用户管理报告
IC卡认证
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故障
性能及可用性管理
IT组织设计考虑因素
故障管理报告
差异分析及改进
按流程类型分类
IT组织及职责设计
安全管理工具
计费管理的概念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用户安全审计
计费管理
IT组织设计原则
系统运行
运行管理工具功能及分类
用户管理的方法
系统管理分类
日常作业管理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日常操作自动化
多种供应商环境
操作结果管理及改进
可视化的管理
数据库管理
软件的分布性
系统预算及差异分析
运作管理工具的引入
用户管理的功能
软件自动分发
USB Key认证
外包风险控制
安全审计日志
分布式环境下的系统管理
预算
分布式系统的问题
成本管理
系统成本管理范围
资产管理/配置管理
网络资源管理
分布式系统简介
用户连接管理
系统运作报告
帮助服务台/用户支持
计费数据收集
分布式系统中的安全管理
IT人员技术分级
运行成本
系统用户管理
外包商的选择
IT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计费管理的策略
智能代理技术
动态密码
系统日常操作手册
分布式系统管理
系统日常操作概述
统一用户管理
自动化运作管理的益处
IT服务流程管理
计费定价方法
用户账号管理
TCO总成本管理
IT组织及职责设计
系统监控及事件处理
操作人员的管理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
按系统类型分类
存储管理
用户权限管理
提高配置信息的可用性
为何统一用户管理
IT部门人员管理
成本核算及IT服务计费
用户名/密码方式
运作管理工具
系统日常操作范围
统一用户管理的收益
外包合同管理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固定成本
企业外部用户管理
 
软考在线指南
优惠劵及余额
在线支付
修改密码
下载及使用
购买流程
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旗下网站群
高级资格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初级资格科目
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信息处理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中级资格科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软件评测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信息安全工程师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